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历史复习高三历史试题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整理测试» 正文

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整理测试

[10-20 00:46:57]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三历史试题   阅读:8986
概要: A.表明英国对中国存有明显的歧视 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C.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现代化 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屈辱性16、1958年7月,台湾当局利用美国进攻黎巴嫩的机会叫嚣“反攻大陆”。7月18日晚,毛泽东作出炮击金门的指示:金门炮战,意在击美,支援阿拉伯人民。8月底,美国撕下了“盟友”的假面,丢下台舰掉头遁去。毛泽东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暂缓收复金、马,并亲自写下《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由此可见( )①当时国际部分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②台湾当局出现了“台独”的倾向③美国对中国还是有所顾忌 ④共产党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7、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B. 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C. 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D. 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
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整理测试,标签: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A.表明英国对中国存有明显的歧视 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现代化 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屈辱性

16、1958年7月,台湾当局利用美国进攻黎巴嫩的机会叫嚣“反攻大陆”。7月18日晚,毛泽东作出炮击金门的指示:金门炮战,意在击美,支援阿拉伯人民。8月底,美国撕下了“盟友”的假面,丢下台舰掉头遁去。毛泽东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暂缓收复金、马,并亲自写下《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由此可见( )

①当时国际部分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②台湾当局出现了“台独”的倾向

③美国对中国还是有所顾忌 ④共产党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

B. 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 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

D. 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18、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这里作者主要是针砭新文化运动

A.引进西方学说 B.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C.提倡文学革命 D.彻底否定民族文化[来源:Z.X.X.K]

19、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对材料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

B.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C.共同点主要指双方的共同利益

D.新的开始指中美两国全面合作

20.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 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A.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21据统计,1982年,法国的煤气,铁路、邮政等行业的国有化率是100%,电力、煤矿、银行等行业的国有化率是90%,钢铁、造船等行业的国有化率是80%以上。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B.凯恩斯主义得到大规模应用

C.法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

22、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3、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4、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25、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唐宋以来(科举盛行),一旦废止,士才无所用,……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与此。这实质上揭示了

A.元杂剧兴盛的根本原因 B.文化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C.科举考试在元代的发展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26、梁启超提出“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孙中山主张“革命者乃神圣事业,天赋之人权,而最美之名辞也”。两人都主张

A.君主立宪 B. 民主共和 C. 民主政治 D. 三权分立

2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28、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

29、爱因斯坦说“牛顿才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达的基础,从这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符合”。由此可见西方近代科学的特点之一是

A.重视经验积累 B.重视定量分析 C.重视科学实验 D.直接服务生活

30、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的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www.kmf8.com

本文导航

1、首页2、非选择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三历史试题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历史复习 - 高三历史试题
上一篇:高三月考历史试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