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近代中国陶瓷发展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9、宋徽宗时期,宋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表明宋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地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的现实无可奈何。这说明 :
①宋政府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 ②宋代的城市规划已经出现失控的苗头
③“市坊”制度已经被打破 ④“侵街”的现象在今天的城市发展中仍大量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0、创办于1907年的宁波“正大火柴厂”,五年内两度宣布倒闭。1913年后,该厂由在日本逗留多年,经办过多种行业,商业经验丰富的徐蕙生开办,逐步走上正轨。以下对“正大火柴厂”走上正轨的客观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A、清政府采取了发展民族工业的政策 B、宁波已取代广州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徐蕙生本人有丰富的商业经营经验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2小题,共40分。)
31、社会组织方式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或告之曰:“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
——据钱穆《国史大纲》整理
(1)依据材料一,归纳作者对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2分)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材料三: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古希腊)伯里克利
《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2) 据材料分析,在伯里克利看来,雅典民主政治有何显著特点?(4分)
材料四: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
材料五:1954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国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
职务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国务院
党派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国务委员
共产党 1 3 29 1 2 6
民主党及无党派人士 0 3 27 0 2 6
(3)据材料四、五,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2分)
(4)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五和所学知识,简要比较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的异同。(4分)
材料六: “光荣革命”后的国王仍掌控行政大权,议会成为完全主宰尚需时日。1690年3-4月,英国议会《财政法案》将“国王靠自己生活”转变为“国王靠议会生活”;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旨在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实现议会对王权的控制。1714年,乔治一世即位,因不通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下院议会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这样,随着议会、内阁的职能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内阁责任制最后形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革,国王的行政权力被剥夺净尽,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君主制逐渐形成。 ——摘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七: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美国《1787年宪法
(5)欧美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都贯彻中央集权原则,但为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导致专制又采取了一些分权的措施。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美两国分别是如何贯彻中央集权原则,又避免了专制的?(4分)
(6)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你对中国和西方政治制度演变的主要认识。(4分)
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注意到,在从以霸权为基础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正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的冲突和危机……要根本消除冲突的根源,就要消除一切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并且在世界上实行和平共处的政策……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战争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会构成对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只要排除掉对其他国家人民的统治和对他们的内部发展进行干涉的深度……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不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1)概括材料一宣言提出的主要观点。(3分)
材料二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据(美)费正清《观察中国》
(2)作为发展中的中国为实现材料二提到的“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中国近代各革命阶级做出了哪些努力?(3分,每个阶级的努力各列一项) 自1949年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见证了“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分,要求列举出四个国际组织)
(3)为提高农民地位,中国近、现代各阶级揣摩了哪些纲领和政策?(3分)
- 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 › 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资料
- › 初一第一学期地理期末试卷(附答案)
- › 初二地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 › 2016 届上海市初三英语同步试卷第一学期摸底试卷
- › 上海初中各年级第一学期英语首字母填空专项训练
- ›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题
- › 2016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 2016年度第一学期初二历史期中考试
-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
- ›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
- › 初二历史第一学期期末
- ›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