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做试题,在做题当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历史期中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道小题,每道3分,共75分)
1.通过宗法制的施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照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2.《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建诸侯而少其力,少力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主要因为 ( )
A.形成中朝机构 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C.汉武帝削弱王国势力 D.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
3.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王朝,吸取前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方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为后来历代沿用。这个王朝和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汉朝分封诸侯建立王国 B.宋朝大力削弱地方权力
C.元朝设立中书省 D.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4.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本实质问题是 ( )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5.下图中清代人均占有耕地呈现的趋势出现的原因是 ( )
①“摊丁入亩”的政策 ②土地开垦速度相对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③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 ④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6.明朝后期,太湖地区出现了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纺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 ( )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7.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8.《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 )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统治者应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
9.“一事不穷,则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阕了一物道理”,其言论反映出朱熹( )
①主张“格物致知” ②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
③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 ④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④
10.《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 )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11.在雅典民主制发展过程中,构建民主体制基本框架的是 ( )
A.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屋大维改革
12.罗马法博大而缜密,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深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②法国《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的有关内容为蓝本起草的
③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法律制度和诉讼原则等源于罗马法
④ 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的要求。其内容的相同点体现在: ( )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剥削、压迫,要求平等、民主和自由
C.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 D.建立资本主义法治社会
14.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 ( )
A.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B.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
15.“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这句话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 )
A.浓厚的封建色彩 B.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民主性 D.专制独裁性
16.下列国家的议员可以不经过选举而被任命的有: ( )
①英国上院 ② 英国下院 ③德国联邦议院 ④ 德国帝国议会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 ②③
17.关于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B.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C.议会拥有立法大权
D.议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18.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的区别包括 ( )
①政府产生的途径不同
②政府、议会和国家元首之间关系不同
③在国家权力体系中议会和总统的地位不同
④ 国家政权组织原则不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④ D.①②③④
19.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 )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20.1953年,我国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D.都是为了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发展农业生产
21.《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
- 广东省高州三中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 › 广东省高州三中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广东省高州三中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广东省高州三中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广东省高州三中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广东省高州三中高三历史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