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 15÷6=2……3
12÷6=2 20÷6=3……2
17÷6=2……5
22÷6=3……4
师:后面的3,2,5,4表示什么
生:剩余的数.
师:在数学上,我们就把它们叫做余数(板书:余数)我们用6个圆点把商和余数连接起来.谁会读这道算式
学生读算式.……
[反思]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多种横式的写法,只要能说明道理,教师都给予充分的恳定.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形成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片断三:
1,师:除法的横式会写了,那么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在小组里商量竖式的写法)
交流除法竖式的写法,并说明理由.
学生展示的竖式:
15 1 5
÷ 6 ÷ 6
2 2(3)
3
2 2
6 丿 1 5 6 丿 1 5
3
2,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想说点什么
学生自由的发表看法,提出质疑,互问互答,讨论激烈.在教师的帮助下,统一竖式的写法.
3 2 ……商
6 ) 18 除数 ……6 ) 1 5 ……被除数
18 1 2 ……6和3的乘积
0 3 ……余数
学生说出竖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反思]
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突出教学的重点,教师改变过去直接教学竖式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自己尝试写出除法的竖式,由于受先前学习经验的影响, <《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集汇》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kmf8.com!http://www.kmf8.com <
很多学生是仿照加,减法和乘法的竖式的书写格式来写,这是很正常的.教师注意适时点拨,让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评价,从而不断地调整算式的写法,逐步地达到规范.这不仅体现了优化思想的渗透和培养,还充分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
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逐步培养她么善于合作,积极思考的学习能力.
片断四:
1,观察 15÷6=2……3
17÷6=2……5
19÷6=3……1
20÷6=3……2,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1:除数相同.
生2:都有余数.
生3: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就等于被除数.
生4:余数都比除数小.
……
[反思]
学生在观察算式时,往往会有许多发现,有的是教师需要的,有的是不重要的,但都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的作用是不断刺激学生的大脑,激发他们的灵感,挖掘他们的潜力, 使之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发现,去探索.
2,师:是不是所有的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你能证明吗
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出题,利用小棒进行验证.
学生活动,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继续出算式,记录结果,会怎样呢
生七嘴八舌:余数还是比除数小.
[反思]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小棒成为教学的载体,学生通过大量的例子,反复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的规律,从而认识水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由特殊到一般,并在头脑中形成非常深刻的印象.
师: 21÷5=3……6,这里余数比除数大,你认为这道题对吗
生1:这道题对了.
生2:不对,我通过摆小棒,发现21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根,余下1根.所以,商应该是4,余数是1.
生3:我们发现余数6里面还有一个5,可以再分一次,所以,商也是4,余1.
师:同学们真聪明!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这是大家集体智慧的力量,真了不起!
[反思]
学生在课堂上就一个问题发生争执是非常正常的,又是非常可贵的.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契机,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之自觉地行动起来,顺利地解决了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最容易出错的问题.
四,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请你来当小老师,判断对错.
出示: 14÷4=3……2 13÷2=5……3
19÷4=4……3 18÷3=5……3
猜数游戏.
有一个数,除数是2,余数是几 为什么
如果除数是3,余数可能是几
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几
如果除数是100,余数可能有几个
[反思]
数学教学学的是方法,它特别提倡精讲精炼.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我们只选取了这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会利用规律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促进学生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学习有用的数学,实现有效的学习.
4、《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除法》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具体物体的平均分,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下面结合白板的使用和开课情况谈谈本节课的优势和不足。
一、注重学生个体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的意义
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是有效学习的指标。理解是对知识的正确、完整、合理的表征,它“不仅仅是把新知识与先前的旧有知识产生联系,而是创建了一个丰富的、整合的知识结构,……”。这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整除笔算除法的意义”入手,先包装12个月饼再包装13个月饼,一方面抓住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让学生根据原有的除法意义尝试解决新问题,将新知识与原有的旧有知识建立联系,促进除法意义的迁移,完善了认知结构。另外因为整除的除法竖式中的被除数与除数和商的乘积相等,这将导致一些孩子不能正确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也在被除数的下面抄一遍被除数,而没有写除数与商的乘积。那么,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的意义,防止负面迁移和影响?本节课我是这样操作的:1、数学理解的形成必须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呈现新问题以后,让学生在包装13个月饼的过程中,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入手,在观察、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经历余数产生的过程,理解余数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到横式和竖式正确的书写格式。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现在化的教学技术,使用白板,通过数形结合、直观的演示装月饼的过程,建立具体与抽象的联系的桥梁,自然而然的在实物图、横式、竖式三者之间的沟通中深刻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这里的商和余数都是通过分得到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竖式也只是圈过的图片的一种改写,还不涉及到计算的层面。只是问了一句“12、1怎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竖式中各部分数字的意义,为后面的计算做好铺垫。紧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圈一圈、算一算”,学生在圈的时候,会自觉地将动作与乘法口诀联系起来。比如14÷4=3……2中,孩子们边圈月饼图边想;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余2,同时也为试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紧接着脱离实物图,让学生通过想口诀,在头脑中操作,进行判断与计算,完成试商的过程,例如13÷3=4……1想3×( )<13.这样有了外部操作性活动和内在思维性活动相结合的活动体验的支撑,“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的规律的发现与总结已是水到渠成,为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扫清了障碍。
- 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集汇
- › 初中三年级数学暑假作业训练试题
- › 初中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
- › 高三年级数学月考试题整理(理)
- ›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 › 三年级数学笔算小数加法教学设计
- ›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 › 三年级数学《1-测量》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16
-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 › 2016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文
- ›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集汇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集汇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集汇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