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与反思» 正文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与反思

[10-20 00:40:19]   来源:http://www.kmf8.com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阅读:8416
概要: 海门市悦来中心小学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2-23页中的例题,“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和交流活动中掌握角的分类,加深对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掌握直角、平角和周角间的大小关系。 2、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掌握角的分类及各种角的画法 教学准备:每人一个活动角、量角器、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1、操作引入各种角 (1)教师出示活动角:你们会玩这个活动角吗? (2)学生演示。 (3)转动活动角的一条边,就能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4)自己动手操作,把你转出的角画下来。 (5)学生活动。 (6)教师巡视,选择一些呈现在黑板上。 2、辨析平角和周角 (1)教师演示平角和周角,问:有没有同学转到这两种图形?这两种图形是不是角,为什么?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得出结论:这两个图形也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也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所以这两个也是角。 3、引导分类、整理 (1)黑板上现在有这么多不同的角,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活动。 (3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与反思,标签: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http://www.kmf8.com

            海门市悦来中心小学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2-23页中的例题,“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和交流活动中掌握角的分类,加深对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掌握直角、平角和周角间的大小关系。
2、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掌握角的分类及各种角的画法
教学准备:每人一个活动角、量角器、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1、操作引入各种角
(1)教师出示活动角:你们会玩这个活动角吗?
(2)学生演示。
(3)转动活动角的一条边,就能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4)自己动手操作,把你转出的角画下来。
(5)学生活动。
(6)教师巡视,选择一些呈现在黑板上。
2、辨析平角和周角
(1)教师演示平角和周角,问:有没有同学转到这两种图形?这两种图形是不是角,为什么?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得出结论:这两个图形也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也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所以这两个也是角。 
3、引导分类、整理 
(1)黑板上现在有这么多不同的角,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活动。 
(3)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并说明分类的理由。 
(4)形成板书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小于900   等行900    大于900,  等于1800    等于3600 
小于1800      
(5)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4、研究特殊角之间的关系 
(1)今天我们第一次认识了平角和周角,在我们认识的五种角中,直角、平角、周角都是比较特殊的角,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它们。 
(2)提问:对于这几个特殊的角,你已经有哪些了解? 
(3)引导发现: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4)体验:这三个特殊的角,我们还可以用我们的手臂来表示,想一想,怎样用我们的手臂来表示90度、180度、360度?听口令,大家一起来用手臂表示这三种角。 
(5)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图中的角各是什么角?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角吗?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照着书本上的提示,动手折一折,并回答题中的问题。 
5、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16页1、2题,第17页1、3题 
教后反思: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根据集体备课中实小陆主任的建议,我把角的分类和画法的两课时分为第一课时角的分类,第二课时角的画法。通过这样安排,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角和把角进行分类。 
2、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普遍,锐角、钝角、直角在

以前已经初步学习过,而平角和周角也有一部分学生已有所了解,所以一开始就有学生用活动角转出了平角、周角,而且也知道平角是180度、周角是360度,教师只要强调一下这两种角的画法就可以了。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不会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已经掌握而不好好学。 
3、搭建学生发挥的平台,要充分信任学生 
在角的分类中,根据以往上课时的经验,我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但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提出了各种各样分类的方法和理由,平时在我眼中不太愿意思考的学生也都积极参与,出乎我的意料。我想,教师只要搭好学生自由发挥的平台,学生就会创造出智慧的火花。 
4、为智慧的生长而教 
我们的教学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我们,只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实质要求,并在教学中还原教学要求,真正使学生能经历、感受、操作、交流、思考、实践,我们的教学就会充满智慧,这不正是新课改所要求的吗。 <

Tag: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上一篇:《角的度量》教学案例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