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对“你发现了什么?”的思考» 正文

对“你发现了什么?”的思考

[10-20 00:40:19]   来源:http://www.kmf8.com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阅读:8435
概要: 集体交流时,学生发言很踊跃。 生:我们小组得出求最大公约数和求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有:都是用短除法的形式分解质因数的,都要用它们公有的质因数或公约数去除,都要一直除到两个商互质数为止。 生:我们发现了不同点是:最大公约数是将所有的除数乘起来,也就是公有的质因数相乘,而最小公倍数要将除数和商都乘起来,也就是公有的质因数和它们每个独有的质因数相乘。 师:分析地很好,这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正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方法不同的地方,最容易混淆,咱们在做的时候要注意别乘错了。 生:老师,我们小组有一个发现,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60是它们最大公约数6的10倍,这正好是除到的两个商2和5的乘积。 师:有意思,还有什么发现呢? 生:我也有个发现,不知对不对。我想可以用12×5或30×2,积都是60,这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师:将这两个数和短除法后所得的商交差相乘,还真能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生(高兴地):这样不就可以用来检验了吗?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连验算都想到了。不过,我有个疑惑,这些发现是否真的正确,换其它的数能否成立? 生:我们可以举例验证一下
对“你发现了什么?”的思考,标签: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http://www.kmf8.com
集体交流时,学生发言很踊跃。 
生:我们小组得出求最大公约数和求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有:都是用短除法的形式分解质因数的,都要用它们公有的质因数或公约数去除,都要一直除到两个商互质数为止。 
生:我们发现了不同点是:最大公约数是将所有的除数乘起来,也就是公有的质因数相乘,而最小公倍数要将除数和商都乘起来,也就是公有的质因数和它们每个独有的质因数相乘。 
师:分析地很好,这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正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方法不同的地方,最容易混淆,咱们在做的时候要注意别乘错了。 
生:老师,我们小组有一个发现,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60是它们最大公约数6的10倍,这正好是除到的两个商2和5的乘积。 
师:有意思,还有什么发现呢? 
生:我也有个发现,不知对不对。我想可以用12×5或30×2,积都是60,这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师:将这两个数和短除法后所得的商交差相乘,还真能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生(高兴地):这样不就可以用来检验了吗?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连验算都想到了。不过,我有个疑惑,这些发现是否真的正确,换其它的数能否成立? 
生:我们可以举例验证一下。 
师:这是个好提意,大家动手做吧,也许你还会有新的发现呢? …… 
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的探索中去,争辩声、笑声不时回荡在教室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究与创造。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之所以会有那样的发现,开放性的提问(几次问你有什么发现)、教师的鼓励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不但自己首先品尝到了“发现――成功”的快乐,同时还引领其他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于是便有了更精彩的发现。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尽情展示,情感得以尽情宣泄。这样良好的氛围,积极的心理场,激励着学生向科学的殿堂攀登。 
教学需要关注细节,让我们进一步思考“你发现了什么?”,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上一页  [1] [2] [3] 

<

上一页  [1] [2] [3] 


Tag: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上一篇:《字母能表示什么》案例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