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是阅读本课的难点。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说得十分清楚,这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选编本课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二是继续练习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画、议,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的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兴趣,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感悟的境界。
我觉得这堂课的教学环节我的设计应该是完美的。而且也得到地指导老师的充分肯定。首先,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我通过投影片再现与课文有关的情景,激发学生情感,然后就问:关于爬山虎的脚,你们想知道什么?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于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然后,我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然后小组合作怎样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推荐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评价,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最后议论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过讨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接下来,我在教案中又安排了这样的内容:
师: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今后,我们也要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且把平时积累的好词妙句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相信我们一定也能写出和叶爷爷一样棒的文章,有没有信心?(有)
本想借这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培养观察兴趣的教育,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但由于时间关系以及自己的一念之差被压缩掉了,而这又恰恰是本课的闪光点。所以这是我的一大失误。
另外,我对文中的关键词“枝状的细丝”中“枝状”的把握不够,以至于学生在画脚的形状的时候不够准确,而我也并没有及时指出。所以,这也是本课的一点不足。
还有就是本课有很好的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挖掘点。可我恰恰忽略了这一点。这是本课的另一大失误。
最后,我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又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性的地位。另外,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课外阅读的开始。所以我布置的作业是:以《菊花的特点》写片段。以促使学生课外去观察菊花以及去阅读一些有关菊花的资料,以便使本课的教学目标得到更好的体现。《《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kmf8.com!http://www.kmf8.com <
Tag: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
- › 《爬山虎的脚》综合资料
- › 《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 › 《爬山虎的脚》说课设计
- ›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与反思
- › 《爬山虎的脚》教学评析
- › 《爬山虎的脚》课后习题
- ›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
- › 品味“白描”《爬山虎的脚》(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片段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