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概念复习(二)反思» 正文

四年级上册概念复习(二)反思

[10-20 00:40:19]   来源:http://www.kmf8.com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阅读:8805
概要: 课前思考: 1、把后几单元的有关概念帮助学生整理一下,希望学生在做填空、判断、选择时能够尽量派上用场。 2、整理较为具体、完整,对学生帮助较大。如: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成一行,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 排列成一圈,两种物体的个数一样多。两人赢的可能性相等时,游戏规则才公平。 列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一一对应。用计数器计算找规律时,要看清“变”与“不变”。 3、学生可以介绍自己记忆的方法,个别学生也可以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共同探讨。 课后反思: 1、通过对五至十一单元的慨念的整理,学生对时间较长的慨念有所回记,使学生联系现实的生活以及操作、练习很有帮助。 2、特别是认数这一部分,学生对较大的数是较小数的十倍,同样十个较小的数也可以聚成一个较大数。对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别,对改写与近似数的区别。 3、四舍五入的求近似数学生和用亿和用万作单位,学生还是掌握不够很好。 课后小结: 1、本节课着重复习书本后面几个单元的概念,让学生进一步理清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找规律中的几种不同情况,解决问题一章中问题和条件的一一对应关系,和认数中的一系列相关的概念。 2、通过复习
四年级上册概念复习(二)反思,标签: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http://www.kmf8.com
  课前思考:
  1、把后几单元的有关概念帮助学生整理一下,希望学生在做填空、判断、选择时能够尽量派上用场。
  2、整理较为具体、完整,对学生帮助较大。如: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成一行,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 排列成一圈,两种物体的个数一样多。两人赢的可能性相等时,游戏规则才公平。 列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一一对应。用计数器计算找规律时,要看清“变”与“不变”。
  3、学生可以介绍自己记忆的方法,个别学生也可以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共同探讨。
  课后反思:
  1、通过对五至十一单元的慨念的整理,学生对时间较长的慨念有所回记,使学生联系现实的生活以及操作、练习很有帮助。
  2、特别是认数这一部分,学生对较大的数是较小数的十倍,同样十个较小的数也可以聚成一个较大数。对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别,对改写与近似数的区别。
  3、四舍五入的求近似数学生和用亿和用万作单位,学生还是掌握不够很好。
  课后小结:
  1、本节课着重复习书本后面几个单元的概念,让学生进一步理清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找规律中的几种不同情况,解决问题一章中问题和条件的一一对应关系,和认数中的一系列相关的概念。
  2、通过复习,学生对与概念关系的本身比较清晰,但是如果联系实际问题,就显得问题很大,比如求近似数问题,已知一个一个数的近似数是10万,要求这个近似数原来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是多少,这种稍有变化问题学生就困难重重。
  教后反思:
  整理较为具体、完整,对学生帮助较大。如: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成一行,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 排列成一圈,两种物体的个数一样多。两人赢的可能性相等时,游戏规则才公平。 列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一一对应。用计数器计算找规律时,要看清“变”与“不变”。 特别是认数这一部分,学生对较大的数是较小数的十倍,同样十个较小的数也可以聚成一个较大数。对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别,对改写与近似数的区别。

<
Tag: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上一篇:四年级上册概念复习(三)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