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教育范文校务管理共同协作,实现共赢——农村分校校际协作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正文

共同协作,实现共赢——农村分校校际协作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10-20 11:32:34]   来源:http://www.kmf8.com  校务管理   阅读:8177
概要: (3)来苏周分校的计算机教学沙龙。来苏周分校位于所前镇北面,一直以来经济条件较好,四所分校中是第一所建好计算机教室的学校。无论计算机教室的资金筹集,还计算机学科的教学,都领先于其他分校。为此,在04年,我们在来苏周分校举行了分校计算机教学研讨会。听取了来苏周分校校长关于本校开展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经验介绍,还听了该校教师上的计算机课。其他学校深受启发,不出一年,他们也相继建立的计算机教室,开设计算机课程。(4)四联分校的音乐教学沙龙。提起四联分校,人们马上想的是他们的舞蹈队。因为四联的舞蹈队已连续几年在镇学生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2006年9月男子舞蹈《喜鼓》获萧山区艺术节二等奖,2001年舞蹈《草原小骑手》获区分校艺术节二等奖,并多次代表中心学校去参加区一级的演出,为学校争得了不少的荣誉。这么一支出色的舞蹈队,当然有一个出色的音乐教师,他就是贾荣芳老师。为此,在四联分校进行音乐教学沙龙,请贾荣芳老师上音乐教研课,介绍带舞蹈队经验,为其他学校开展音乐教学提供样板。三、校际协作教研初步成效1、为分校教研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在新课程实施中,学校、教师的主动发展至关重要,
共同协作,实现共赢——农村分校校际协作教研的实践与思考,标签:校务公开制度大全,http://www.kmf8.com
  (3)来苏周分校的计算机教学沙龙。
  来苏周分校位于所前镇北面,一直以来经济条件较好,四所分校中是第一所建好计算机教室的学校。无论计算机教室的资金筹集,还计算机学科的教学,都领先于其他分校。为此,在04年,我们在来苏周分校举行了分校计算机教学研讨会。听取了来苏周分校校长关于本校开展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经验介绍,还听了该校教师上的计算机课。其他学校深受启发,不出一年,他们也相继建立的计算机教室,开设计算机课程。
  (4)四联分校的音乐教学沙龙。
  提起四联分校,人们马上想的是他们的舞蹈队。因为四联的舞蹈队已连续几年在镇学生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2006年9月男子舞蹈《喜鼓》获萧山区艺术节二等奖,2001年舞蹈《草原小骑手》获区分校艺术节二等奖,并多次代表中心学校去参加区一级的演出,为学校争得了不少的荣誉。这么一支出色的舞蹈队,当然有一个出色的音乐教师,他就是贾荣芳老师。为此,在四联分校进行音乐教学沙龙,请贾荣芳老师上音乐教研课,介绍带舞蹈队经验,为其他学校开展音乐教学提供样板。
  三、校际协作教研初步成效
  1、为分校教研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在新课程实施中,学校、教师的主动发展至关重要,而学校教师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校本培训。分校校际协作教研,构建了一个管理者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培训者与受训者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平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分析、诊断、评价与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过程培训,这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2、校际协作教研的开展促进了四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协作教研,老师们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教研,解决在农村分校中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同时在多元的支持下,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了解了许多新的理念,逐渐适应了新课程的标准,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3、促进了各校的发展。在协作中,各校互相学习

  www.kmf8.com ,共同发展。特别是通过学术沙龙,使学校的传统优势得以发挥,为学校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打下了基础,创造了动力。学校也取得很多成果,在区级教学活动及竞赛有多人获奖;目前有多个市级、区级科研课题研究正在进行中;有多篇论文在区级以上获奖或发表。随着校际协作教研的开展,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大大促进了四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相信,随着分校校际协作教研不断深入,不断完善,我们教研工作一定会健步如飞,健康成长。
  四、对于分校校际协作教研的深入思考
  1、迫切需要有更强的专业引领,为分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观念引导和“技术”支持。
  校际协作教研虽然解决了农村分校教研活动点散质低的问题,但同目前的教育改革相比,依然面临着来自观念和“技术”层面的困难,在观念上给予引导,并给予“技术”层面上的支持,已成为农村地区有效开展协作教研的迫切需求。“专业引领”是指由教育专业研究人员所提供的有关课程、教学与学习等方面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指导,教师既是“引领”的主要对象,又是“引领”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因此,它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情景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有利于农村分校教研的质的提升。虽然分校存在资金投入问题,但四校联合已大大减轻了各校的负担。所以在今后的活动开展中,要尽量邀请专家前来指导,来引领我们的协作教研活动。
  2、校际协作教研要以课堂为阵地,以课例为主要研究对象。
  课堂是教学的发生场所, 是教师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的现实起点。要把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建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组织教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筛选,进而确立研究课题,并逐步解决问题。课例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块”和对教师教学发生过程的一种“真实记录”,其间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和对教育理念与价值的现实追求。因此,校际协作教研要以课堂为阵地,以课例为主要研究对象,这既是对“校本”概念的一种重要诠释,也是用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3、要建立和规范校际协作教研的运作机制,保障协作教研活动的良性发展。
  建立有利于校际协作教研活动开展的运行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构建支撑体系,是保证协作教研活动健康开展的需要。虽然四所学校领导关系良好,到目前为止活动的开展也很顺利,但最终必须由制度来管人,才能使这项活动长期坚持下去。首先要明确协作教研的组织性质,选好组织者。其次是制定好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导向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及费用承担机制等。只有这样,分校协作教研活动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上一页  [1] [2] [3] 


Tag:校务管理校务公开制度大全教育范文 - 校务管理
上一篇:莫让教研成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