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高游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明确定义,创设愉快的氛围。
体育游戏的教学不但要遵循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而且还需要注重弱势群体的需求,以促使学生增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的能力。游戏教学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与教师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让每一个学生从事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因此,游戏中合作学习是教学的组织形式,各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活动。实践证明:只有民主、平等和活跃的课堂氛围,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体验到自主参与体育学习的乐趣。
2.建立常规,建构合作的基础。
体育游戏还应把严密的组织与科学的管理结合起来。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直接地参加游戏活动,以提高游戏的整体质量。但也不能单纯地注重游戏的活泼性而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否则就会导致课堂纪律的松懈,甚至发生伤害事故。所以体育教师要注重把游戏的活泼性与严格管理相结合,要周密地考虑到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要善于调整和掌握比较激烈的、对抗性强的或运动强度大的游戏节奏。在组织纪律、方法规则上要严肃认真,做到严密、简洁、易懂,使体育游戏的组织教学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建立体育教学活动常规,在游戏教学起始阶段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学生的差异带来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自主、自信地参与学习活动,保障参与的机会和时间,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建构游戏活动的常规。通过建立常规,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通过参与到游戏过程获得体验和发展,从而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游戏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3.游戏内容贴近学生体验,带动运动乐趣。
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引领者、合作者、指导者,这种角色的定位,必然引发教学形式与学习氛围的变化。要实现师生互动交往首先要明确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加体育活动,让他们找到自信,找到快乐,体验成功感。在活动当中,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感情得到宣泄,成绩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为此增强了自信,个性得到了张扬,学习也有动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兴趣,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各种趣味化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自主学练的情感场。
4.游戏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扮演好教师的角色。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笔者认为,学习方式转变后,教师的作用不仅不能削弱,而且更要加强。教师不是合作学习的旁观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协商制定小组合作的规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个体差异,尽量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爱好、兴趣、学习成绩等,突出其异质性,在此基础上组建学习小组。其次,要注意培养得力的学习小组(或小组主持人),尽可能人人都能成为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都得到锻炼,得到培养。在学习活动中严格控制活动程序,对各个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学生都要承担着学习的责任。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善于陈述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运动情感,少了条条框框,多了应该有的自由与宽容,促进自主学习应该有的自信和勇气。在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中,学生的手指灵活了, www.kmf8.com 思维被激活了,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享受到了极大的喜悦,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5.课堂教学评价导学为主。
教学评价应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对学生学练活动的各种表现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明确学习目标,建立学习自信。通过鼓励评价,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指出学习方向。评价语言要婉转幽默,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既不伤自尊,又能听明白教师意图,促使学生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教学评价要淡化结果,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方式方法、情感态度的形成。评价应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分析学习行为、学习结果的关系,认识学练方法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体育技能,并且通过自评、互评、小组评等方式,促进相互交流,在互助中提高学生能力。教学评价还应有一定的开放度,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也可以是学生评价教师,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进行回馈,师生间的讨论交流,强化了主体意识。
Tag:教学教研,小学体育教学大全,小学体育 - 教学教研
- 有效性是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方式转变的基点
- › 有效性是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方式转变的基点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有效性是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方式转变的基点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有效性是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方式转变的基点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有效性是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方式转变的基点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有效性是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方式转变的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