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异性交往时如何自保?
答:(1)增强自保意识。(2)掌握自保方法。(3)我们的自律。
考点28、知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懂得正确对待教师.
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答:1)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2)教给我们思考方法,让人产生探求知识的愿望。3)老师的巨大作用在于作出榜样。老师既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最真挚的朋友。
新型师生关系有什么特点?
答: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
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答:改变对老师角色的认识,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1)从老师的角度、立场考虑问题。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 3)原谅老师的错误。 4)礼貌待师,注意场合和分寸。
考点29、了解文明交往的艺术与技巧.
对人有礼貌的表现?
答: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社交礼仪的基本要求?
答:1)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2)“入乡随俗”。
礼仪有什么重要性?
答:(1)它关系到自身的形象,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形象。(2)它是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前提。
考点30.理解竞争与合作及两者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
竞争的重要性?合作的重要性?
答:(1)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2)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3)竞争的基本准则是:道德和法律。(4)竞争的目的是: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竞争的利与弊是什么?
答:(1)利: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给我们的追求目标、动力和压力,激发我们的潜能,能客观评价自己,能使集体更富生气,增添学习和生活乐趣等(2)弊:使获胜者滋长骄傲自大情绪,使失败者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也能引起心情过分紧张和焦虑,更严重的是在虚荣心作怪时会产生嫉妒心理等。
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怎样?
答:合作与竞争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无力的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只是一潭死水,竞争和合作是统一的。
如何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
答:(1)我们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2)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竞争中合作的真谛);(3)需要我们形成团队精神,个人利益服从团队利益。
什么是团队精神?
答: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第五单元交往的品德
考点31:理解自己生命来自父母,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
为什么要感报答父母?
答: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2)父母使家成为我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的后盾、安全健康的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3)母爱如水,父爱如山。
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答:1)孝敬父母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2)孝敬父母,对父母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3)孝敬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4)孝敬父母不是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考点32: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诚实的含义?
答:“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为什么要诚实守信?
答:1)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2)我们为人处世、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失信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3)为人诚实,严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4)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成功的保证。
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
答:1)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践约守信,实实在在做事。2)坚持实事求是;发生利益冲突时,站在多数人的一边;站在长远利益一边;情与法冲突时,站在法律的一边。 3)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诚信的正确选择。①在对人诚信和尊重他人隐私相矛盾,要结合具体情况,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②在不是出于个人私利,而恰是为维护对方的利益需要时,善意的谎言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考点33:懂得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答: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及实质是什么?
答:内涵: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在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和发展。
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怎样做到换位思考?
答:1)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2)欣赏和理解他人。 3)遇事能替别人着想,能够体谅别人的处境。4)理解别人的痛苦,以温暖的态度和方式分担别人的不幸。
考点34:理解人在人格和法律上是平等的。
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怎样?
答:(1)人生而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上的平等。(2)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不容轻视。(3)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享受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 初三政治中考复习资料范文
- › 北师大版初三政治寒假作业:单项选择题
- › 北师大版初三政治寒假作业:简答题
- › 北师大版初三政治寒假作业:材料分析题
- › 苏教版初三政治寒假作业:单项选择题
- › 苏教版初三政治寒假作业:分析说明题
- › 初三政治寒假作业
- › 初三政治寒假作业试题
- › 新编初三政治寒假作业
- › 初三政治寒假作业问答题练习
- › 初三政治寒假作业之分析说明
- › 初三政治寒假作业试题之材料分析题练习
- › 2016年初三政治寒假作业试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政治中考复习资料范文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政治中考复习资料范文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政治中考复习资料范文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三政治中考复习资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