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推进渠中网站建设工作,不断充实网站内容,充分发挥渠中网站在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家长会、家教知识讲座,下发学习材料、经验交流等方式,宣传普及家教知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不断提高家长培训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依托校外教育资源,有计划的开展校外教育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并在活动的参与、体验中提升素养。
(11)、加强德育科研的组织与领导,建立德育科研专家指导组,加强教师科研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12)、推行课前2分钟静息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主体参与——自我体验”型德育型式创建的实践活动,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改进存在的问题,使之成为特色。
(13)、将教师育人工作情况,列为教师考核、评优、评先、职评、晋级的重要指标,促全员育人格局的形成。完善班主任聘用、培养、考核奖励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和主动性。逐步建立学生道德发展状况和班级工作情况监控评估制度,对学生发展和班主任工作做出科学评价。
www.kmf8.com
(二)、夯实教学质量。
1、建设教育队伍
(1)注重师德。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要求全员不仅要教给了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帮助学生去发现、获取和运用知识,更要引导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襟,还要科学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学习和思考、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能以赤诚的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用教师本身的光明,去照亮学生;用教师心中的火种,去点燃学生。在时刻的反思中提升自己,在良好的氛围中影响学生。树立学生是教师中的教师的观念,与学生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和行为,在科学的策略中有的放矢地和学生交朋友;树立教师的活就是让学生有好的感觉,让学生在教师的呼唤中快乐幸福地成长的观念,从情感出发,千方百计找感觉,即使是在无奈中也要让学生体味到教师对他们的真实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让学生在对教师和学校的无比崇敬和感激中去发奋努力;树立让校园神圣、文明、高尚的观念,努力打造和谐校园,让学生体味到教师是他心目中的崇拜者,让家长感受到学校是学生文化知识和道德行为等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学习圣地,让社会感觉到学校在实实在在地育人。
(2)加强培训。创新工作思路,投入经费精力,加大校本培训力度,积极为青年教师创设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营造读书环境,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和指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奠定教师专业成长的扎实根基。
(3)开展竞赛。为了促进课改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引导教师开展教学反思,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教导处要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开展教师多媒体课件、教案评比活动。
2、细化常规管理
(1)制度保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从严控制“大班额”;高度重视“留守儿童”、返乡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2)落实“三查”。领导随机抽查、教导处定期检查和年级自查三项有机结合,切实保障教学常规的全面落实。
(3)扎实课堂。以分管领导为核心,以教导处为龙头,以教科室为基础,以教研组为纽带,以一线教师为主体,力创新、重落实、勤反思、看进步、找差距,以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为切入点,把好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和课外辅导关,使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有所学、有所得。学校行政、教导、教研员要坚持常态化听课制,深入课堂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把握教学方向,提出教学对策,特别是年轻教师的现场教学指导,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校行政和有关人员听课不得少于教委要求的节次,进一步加强。
(4)量化指标。以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为准绳,规范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要针对指标要求,逐项落实,让其成为教学工作的指导,有力地促进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每班辍学指标不超过2%。
(5)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年级组的作用,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明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改革目标和任务;切实抓好教学常规考核,不断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尤其是对每学期的三次月考和期末考试进行全面分析,并进行纵横比较,了解每一位教师任教学科的情况,并及时查漏补缺。
(6)积极采用实验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强化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训练。
3、创新教育科研。
(1)注重对课堂教学“全面性、主体性、活动性、实效性、科学性”的探究,逐步营造了愉快、宽松、开放的课堂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乐于投入其中,把自己学习主动思维视为一种乐事,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大胆交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局面。一是注重理论学习,端正教学观念。通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让我们共同走进新课程》等课改理论,开展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开展《让孩子生活在希望中》、《大方点,多给孩子一些“糖果” 吧》等主题活动,体现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促进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推动教学实践向纵深发展。二是组织专题探讨,发挥骨干作用。通过开展“实效性课堂”、“单元整体教学”、“个性化教学”等课题讨论,进行教学能手、说课、案例分析、课件制作、作文分级训练研讨课等评比活动,使老师们在教学研究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动力。
(2)利用《农村教师培训市级科研课题》子课题的研究,创新教师提高培训模式,落实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岗位培训初级岗位职责,骨干教师带动年轻教师制度,强化 “一帮一”帮扶提高和外出学习提高机制,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青年教师尽快成才,成熟教师更加优秀,骨干教师带头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 2017年学校工作计划
- › 2017教师师德演讲比赛主持稿
- › 2017年教师节演讲稿
- › 2017年元旦国旗下讲话稿
- › 在2017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 › 2017年元宵焰火晚会解说词
- › 县2017年迎接省级文明省城验收解说词
- › 学院2017级阅兵方队解说词
- › 云梦县2017年迎接省级文明省城验收解说词
- › 2017年公司春节联欢会朗诵词
- › 2017年度×公司春节联欢会朗诵辞
- › 2017年春节晚会仪程
- › 在2017年元旦茶话会上的讲话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学校工作计划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学校工作计划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学校工作计划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学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