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前程》读后感
摘要:《远大前程》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晚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结构和语言上堪称完美”。笔者试图从小说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及小说的宗教情怀等角度,来着重赏析这部作品。
关键词:GreatExpectationsstructurecharacters
前言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年)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是英国文学史上古典作家中除莎士比亚之外最重要的作家,也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他一生创作颇丰,对英国和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晚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埃德加·约翰逊曾高度赞扬这部小说,认为《远大前程》在“狄更斯所有作品中结构和语言都堪称是最完美的。”这部小说叙述了一个青年幻想追求虚幻和渺茫的“远大前程”,最后幻想破灭的故事。小说生动地描写了由于对金钱和上流社会生活的追求,原本天真善良的主人公匹普逐渐变得虚荣、忘恩负义,而“恩人”的出现使他不得不重新面对现实,在一系列的变故中,他最终回归人性之美;在皮普从一个怀有浅薄热望的男孩到成为一个真正有深度、有内涵的绅士的过程中,狄更斯动态地探索了人性的善恶变化。在这部小说中,他用独特的方式描写了19世纪文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有关青年人的成长的主题,并深刻批判了罪恶与贪婪、资本主义以及金钱对人性的腐蚀。小说还同时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共同铸造了这部巨著的成功。
一。
狄更斯小说的典型结构是多元整一,人物、线索、情节多,各种元素相互渗透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远大前程》这部小说中,人物众多,主要人物形象突出。Pip,乔大嫂、乔·葛奇里、毕蒂、郝维仙、埃斯苔娜、贾格斯、赫伯特、马格韦契等主要人物的活动组成了贯穿全文的条条主线索:Pip的成长历程;Pip的财产来源之谜;Pip和埃斯苔娜的爱情;埃斯苔娜的身世之谜;郝维仙小姐的奇特经历;Pip和赫伯特的友谊;马格韦契的离奇经历;贾格斯的活动以及Pip,乔·葛奇里以及毕蒂的感情这些线索有机地交织在一起。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谜团一个接一个地被揭露,当所有的一切都在读者面前展现之时,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小说布局之精美,结构之严谨。
二。
狄更斯在小说中,侧重描写自己感受到的生活和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可以称为感受型的现实主义者。在他之前,一些作家侧重故事的讲述,而对人物的描写则是粗线条的;另有一些作家则侧重人物心理描写,刻画比较细腻。狄更斯吸取了两者的长处,使小说成为真正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他侧重当代题材,不再故意虚构惊心动魄的情节和顶天立地的英雄,而是把现实的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取材的对象,竭力挖掘其中的内涵,发现其中蕴涵着的美与魅力。
在小说《远大前程》中,Pip一直在乡村过着平淡无奇的铁匠徒弟生活,却突然有一天接受了大笔不明财产,从此踏上了追求“远大前程”之路。这正体现了狄更斯小说中侧重生活的奇异一面与遵循生活的本来面貌的有机结合。狄更斯小说的另一个特点则是将主观的生活进程与客观的生活逻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有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规律,人可以努力去改变自己,去适应生活,但却无法改变生活本身。小说中,Pip在去了伦敦,有了钱以后,虽然改变了自己的形象,努力想挤入上流社会,但就他本身的情况而言,并不具备成为一个绅士的条件,因此生活没有怜悯他,他仍然无法成为一名真正的绅士。在小说中还有这样一段有关乔大嫂的描写:
“我们徒步朝镇上进发,我姐姐走在前面。她头戴一顶阔大的海狸皮帽子,手里挽着一只形同英国玉望的草篮子,另管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她却带上了一双木套鞋、一条围巾和一把雨伞。我不大清楚她带上这些东西究竟是为了受活罪呢,还是为了摆阔气。不过,我倒觉得这些东西主要是作为财物而带来炫耀的—很像横行一时的古埃及女王克利奥巴特拉或其他女君主,总爱以庆典或游行的方式展示她们的奢华富有。”
这段细节描写充分体现了狄更斯小说将细节的真实和主观的介入有机结合在了一起。
他的小说充分地显示了文学的社会功能,他不仅用自己的作品去反映生活,而且评价和干预生活。他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本着艺术家的良心,对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正进行了坚决的揭露和批判,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小说中有一段对新门监狱狱警的描写:
“一个肮脏邋遢、酒气熏天的法警走过来问我,是不是想进去听一两场官司。他告诉我只要给他半个克朗他就可以把我领到前排座位,全面欣赏头戴假发、身着法袍的高等法院院长形象;他这么一说我倒以为这位神圣不可侵犯的大人物不过是一座蜡像而已。他看我不决不断便立刻降价到十八个便士,于是我赶忙向他说明我身负约会,只有谢谢他的美意。尽管如此,他还是殷勤如故,把我领进院子,指给我看设置绞刑架的地方、公开鞭答犯人的地方,然后又把死囚监狱的门指给我看,凡是上绞架的犯人都要经过这里。他为了提高我对这个阴森可怖之门的兴趣,又告诉我后天早晨八时就会有四个死囚犯从那个门走出来,排成一队上绞刑台。这真令人毛骨悚然,使我对伦敦感到厌恶。尤其使我感到厌恶的是这位利用观赏高等法院院长的幌子来赚钱的法警,从他头上戴的帽子到脚上登的靴子,包括口袋中的手帕,也就是说上上下下的全部衣物都散发着霉味儿。这套衣服分明原来不是他的,一定是从刽子手那里用便宜的价钱买来的。”
以上这段描写,生动而深刻地揭露了当时伦敦监狱的环境以及法律界的肮脏的社会现实。
三。
狄更斯笔下的人物神态各异,憎恶分明,生动感人,呼之欲出。
在《远大前程》中,人物性格特色的具体表现有:1.人物本质的确定化。如小说中勾画的郝薇香小姐就应该属于坏女人的典型。她从小娇生惯养,在结婚当天被新郎欺骗以后,就再也没有迈出家门,从此“向天下的男人复仇”似乎成了她生命的全部,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老怪物;2.人物的明晰性。在狄更斯的小说中,每一个人物都代表了某一类人,反映了某一类人的共性。如贾格斯的形象就充分反映了当时伦敦社会的律师形象;3.深厚的人性内涵。狄更斯十分善于挖掘人物身上隐含的人性因素,并通过它们来反映人性中某些普遍性的倾向和规律的东西。乔大嫂在遭受歹徒袭击、瘫痪在床以后性情变得温和,临死前还依恋地拉着乔并请求他的原谅;对于郝薇香小姐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
Tag: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小学生读后感,读后感的写法,读后感
- 《远大前程》读后感 4600字
- › 《远大前程》读后感 4600字
- › 英语读后感:《远大前程》读后感
- › 《远大前程》读后感 2400字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远大前程》读后感 4600字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远大前程》读后感 4600字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远大前程》读后感 4600字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远大前程》读后感 4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