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见学生叹息作文难,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造成学生作文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阅历等有关,又与老师的指导有关。
传统的作文指导课,往往是“范文讲解式”,即审题→分析写作要求→提供范文→分析写作技巧→模仿范文进行习作。这种模式的指导,虽然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但往往造成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作文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语文教师努力创设大语文的教育环境,注重了作文内容、形式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怎么想就怎么写,说真话,吐真情。”但许多教师只注重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却忽略了作文方法的指导,任由学生天马行空,自由发挥,造成学生的“放任自流”。学生虽有写作冲动,表达意愿,但不知从何写起。虽然胸中澎湃着激情,却在纸上表达着“无情”。虽然心中有涌动的文思,却找不到流淌的出口。怎样把自己心中所思所想准确而生动地抒写出来呢?一个字“导”。即作文指导的方法和策略。新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不等于放任学生“自流式”的表达,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依然有赖于老师的有效指导。
下面结合我上过的一节作文课来谈谈导的方法和策略。一个身穿粉红连衣裙的少先队员,在金色的霞光中,把采来的野菊花插在老师办公桌的笔筒里,微笑正浮在她的脸上。本篇习作训练的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为了让学生既乐于动笔,又达到训练目标,设计了如下教学指导:
一、娓娓谈话,联系生活,激起兴趣
我的激趣导言是:“同学们,送走了一个快乐的暑假,我们乘着九月的秋风,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又回到了的美丽的校园。九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对,明天是教师节,教师节到了,李教师的心情真好,其他老师也和我一样兴奋呢!为了感谢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你们准备怎样表达对老师节日的祝贺呢?”学生纷纷说送贺卡,写感谢信,送小礼物等等。我等学生畅所欲言后说:“有一个山村小姑娘也向她的老师献上了一份特殊的心意。请同学们看图。”
我上这节课是今年的9月9日,这样的谈话显得格外亲切自然,又切合当时的生活实际。在民主、平等、和谐氛围中,如何向老师表达节日的祝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既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又帮学生拓展了思路。
二、指导看图,渗透方法,开启写作思路
我多年前也曾教过这篇习作。记得那时是直接让学生去观察图画,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结果学生写出的作文语言干巴,联想不丰富,内容简单,雷同的多。本次作文指导,我没有局限于单幅图,而是把它上升到一类作文方法的指导中。六年级学生已经有过看图作文的经验,如果能让学生回顾过去的看图作文,悟出看图作文的写作方法,并用这个一般方法来具体指导这篇作文,就可以打开思路。学生通过讨论,不难总结出看图作文的一般方法。即
(1)仔细看图,理解图意。
(2)根据重点展开联想。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怎样做才算仔细观察图画?怎样展开丰富的联想?学生在交流中懂得:因为看图作文是根据提供的图意来写的。倘若离开图意,那就是一篇离题作文。看图要按一定顺序去看,每个地方看清楚。由于画面提供的内容有限,为了对重点内容具体展开,就要进行合理联想。联想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学生又找到了方法。
①变无声有声。图画一般不附声响,为了传神,通过联想,可以使图中无声的内容,变为有声的内容。如人物与人物的对话法,人的喜怒哀乐声,风吹草动声,动物的叫唤声……
②变静态为连续动态。如这幅图中,小女孩的花是怎样采来的?她是怎样插花的?谁能把自己当娘,到讲台上演一演?她插完花后又是怎样做的?
③虚实结合,相得益彰。实,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虚,就是产生的联想,由画内想到画外。如从“黑水瓶、地球仪、老花镜”等,知道这是一位年龄大,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小姑娘插花时,脸上露出了微笑,她可能想些什么?她为什么要用菊花表达自己的心意呢?这样,小姑娘的动作、神态、心理都丰满起来了,小姑娘成了一个立体的人。另外,老师看到了鲜花,又是什么反映呢?
以上教学环节,我把看图作文的方法指导融于学生的观察实践中,交流中,真可谓巧把金针度于人,让学生掌握了终生受用“渔”的方法。
三、例文评点、范文引路,借鉴写法
我精选了三个片段,让学生进行评点。分别是景物描写、说明和议论抒情的片段,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语言例子。
四、想象画面,小组交流,激励信心
你想以怎样的身份来想象画中的故事?你准备给故事取个什么题目?看谁与别人的想法不一样。你可以当小姑娘,可以当教师,可以是偷偷观察的同学等。想好后在小组互相说一说。我鼓励学生在相同的题材下,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如有的同学说老师可能在办公室一角的床上合衣睡着了,可能去早锻炼了,可能去教室打扫卫生了,可能生病住院了,这些都是很合理的想象。在学生的交流中,只要是合理的,我都予以肯定,充分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感受到了自信。我也会委婉指出不足,用建议的语言让学生乐与接受。
五、自主选择,开放题材,下笔行文
在这一节作文指导课末,我也不忘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注重了选材的开放性如果你更喜欢别的画,也可以写。
这节作文课,我以娓娓的谈话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第二和第三个教学环节,在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图画中,我注重了看图一类作文方法的指导,又帮学生打开了如何展开合理联想的思路,还以范文提供语言的例子;第四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想象画面交流,在与学生心灵的交流中,时时激励他们的信心,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次作文大部分学生写得文质兼美,有真情实感。
- 浅谈作文能力与有效指导
- › 浅谈作文能力与有效指导
- › 浅谈作文评语
- › 浅谈作文评语的作用
- › 心灵沟通的纽带--浅谈作文评语的写作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浅谈作文能力与有效指导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浅谈作文能力与有效指导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浅谈作文能力与有效指导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浅谈作文能力与有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