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最快乐的日子就是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
当代教师的楷模 民族复兴的脊梁
——电影《冯志远》观后感
黄圩中学 曹应锋
“挥挥手,人影东晚晴中/挺身向,野风纵/只让心随残阳殷红/百里路,无言的相送。/ 我无力将明天留下来/我只有,一寸爱/相视你,冬夜的缅怀/守护你,多梦的心海。/ 我来来,如云霭/仰神光,衣我七彩/我去去,如尘埃/天涯人远心常在!/”
(作文www.kmf8.com欢迎您投稿)
当我再次听到电影《冯志远》的主题歌曲《遗爱》时,从我的脑海另一侧走来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一个衣着钟山装的学者老人。他就是把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冯志远。电影《冯志远》的镜头一个一个的闪过我的眼前,于是冯志远这个优秀的人民教师的朴实的催人泪下的事迹就在我的脑海里重新演绎,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就发生在我的身边,令人感同身受,令人热泪盈眶,令人心潮澎湃……
一、他是宁夏孩子的引路神灯
为了宁夏的孩子,冯志远老师无怨无悔的贡献了他一生的青春年华。1958年。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满载着上海支援宁夏文教大队的列车缓缓地驶离了上海站。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作已经有五个年头的二十八岁的冯志远辞别了新婚的妻子与温暖的小家,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妻子送给他的二胡,踏上了西去的征途。谁曾想,他这一去,竟花去了一生的灿烂年华,直到他退休,直到他双目失明,他都没有离开这片让他洒满深情的贫瘠的西部土地。冯老师奔赴宁夏的时候,正是他刚刚新婚燕尔的时候,他没有留恋充满诗情画意的新婚生活,没有顾及眷恋对他情深意笃的妻子。在宁夏的孤独岁月里,唯有他心爱的妻子送给他的二胡陪伴着他,倾诉了他温馨小家的思念与愧疚之情。但他终究还是和宁夏的孩子,和贫困农村的孩子跌打滚爬地在一起,默默的奉献他的知识和无私的真情,这就是冯老师的博大情怀。
为了宁夏的孩子重返课堂,冯志远老师跑肿了双腿花光了工资,熬尽了艰难岁月。在那生活艰难的时代,由于家庭贫困,学生辍学想像几乎是西部地区时有发生的现象。学校仅有的三百多名学生,有三分之二辍了学。为了让学生走进教室,为了他支教的梦想,冯志远不厌其烦地朝学生家里跑,苦口婆心地与家长谈心。结果,许多孩子又重新回到了课堂。为了教育学生,他从早到晚不停地上课,和学生们一起挤学生宿舍,吃学生食堂。由于关帝中学的学生们都是农民子弟,生活都很困难,他就从工资里拿出钱来,给学生们买书和学习用品,剩下那已经寥寥无几的几块钱才给家里寄回去。他常年累月没有穿过新衣服,就连内衣都是旧的,洗的都发了黄,泛了青,他仍然舍不得扔掉。即便是他的儿子正在生病,即便是他的棉袄脏得发黑,即便是他的薄被只剩半截的褥子,露出了些许棉花,他还是面带微笑地和孩子们吃在在一起,住在一起。可是,远在上海的他魂牵梦绕的小家妻儿,此时此刻也许正在翘首期盼他的归来,期盼他的问候,期盼他的关怀……午夜宁静的钟声是否是妻子的心跳,清晨晶莹的露珠,是否是骄儿的泪珠,晨曦中的第一缕阳光是否是母亲思儿的目光……冯志远只有将这些深深的埋在心底——因为学生也是他的挚爱。
冯志远老师有这样一句感人至深的话:“一辈子最快乐的日子就是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冯老师用他一生的青春年华践行了他的快乐信条,他无愧是贫苦孩子心头的一盏引路的神灯。
二、他是当代教师的楷模
在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冯志远老师凭借简单的手段,创设魅力的语文课堂。记得,冯志远在教学语文《海燕》一课时,他让学生分别扮演海燕与海鸥,邀请新来的文老师用脚风琴做着伴奏,铁皮鼓动声充当雷电。新奇的情景式教学使同学们兴趣盎然,边远地区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在他的教育下萌生了绿芽。冯老师用情景教学点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之火,我想,从后来他的学生满天下可以作为证明。
冯志远用纤弱的身躯,支撑着顽强的教育信念。由于长期的过度劳累以及生活条件的恶劣!他的视力开始急剧的下降,浑身已经开始出现很多病痛的征兆!一日,站在讲台上正在讲课的冯志远突然觉得眼前一黑,昏倒了过去……由于冯志远老师,没有时间治病,最终导致了双眼的失明,他彻底的瞎了!苍天给了他极大的打击,但冯志远还是坚持站在课堂上,坚持他的教学。即使躺在病床上,还没有忘记他的学生。……然而,他仍旧住在学校,只要孩子们需要,就义务为孩子们辅导,直到身患脑血栓,无法自理的那天。
三、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脊梁
冯志远老师作为名牌大学毕业生主动支教的精神令人感动。在上海工作是全国教师梦寐以求的事,可是冯老师却放弃了优越的条件,放弃了新婚燕尔的妻子,主动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到宁夏来工作。在众多支教老师申请回归家乡的情况下,他踌躇再三,还是选择留下,这是一种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哪!
冯志远老师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顽强不屈的精神令人钦佩。宁夏腾格里沙漠上,冯老师伴随着一路驼铃来到了中宁县鸣沙中学,一所坐落于沙丘边缘,因为自然灾害,刚刚从一类降为二类的新创乡村中学。透风的土坯房,冰冷的土坯炕,冒烟的土炉子,药瓶改制的煤油灯,每月十四斤的粮食供应……许多支教的年轻老师悄悄地离开了学校。条件的艰苦,许多老师这种举动,是可以理解的,但极其可贵的是——冯志远没有走,并承担了学校教授语文、历史、地理、俄语四门课的教学任务。他简直成了一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不管脊背上的重物有多累人,他都默默的,背着,背着……
冯志远面对疾病坚忍不拔的抗争精神永远激励亿万国人的心。超强度的工作,恶劣的自然和生活环境使冯志远的视力急剧恶化。1985年的一天,冯志远进入了一个黑暗的世界——他失明了,但他依然没有放弃他的学生。他主动承担了历史课,他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继续点亮学生们心中的灯。
孩子们是多么的懂事,冯志远老师失明之后的日子里,他的身旁总是挤满了前来求教的学生。每到上课的时候,他的学生就会飞奔到老师的宿舍,搀扶着老师到课堂。校长还亲手为冯老师制作了盲文黑板,冯志远怀揣着无限的感激之情,重新站在了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上,凭借着记忆坚持为学生授课。42年弹指一挥间,年近古稀之年的冯志远老师身体越来越差。他,不得不告别他心爱的讲台。我们无法忘却是那最后一节课。在会堂里,千名学生含泪听完了冯志远在宁夏讲的最后一堂课,他的语言、他的语调,他的深情向我们诉说,他依恋这方他一生浇灌土地,更依恋这里千千万万个的苦孩子啊!
Tag:观后感,观后感怎么写,观后感作文,观后感
- 当代教师的楷模 民族复兴的脊梁--电影《冯志远》观后感(八)
- › 当代教师的楷模 民族复兴的脊梁--电影《冯志远》观后感(八)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当代教师的楷模 民族复兴的脊梁--电影《冯志远》观后感(八)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当代教师的楷模 民族复兴的脊梁--电影《冯志远》观后感(八)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当代教师的楷模 民族复兴的脊梁--电影《冯志远》观后感(八)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当代教师的楷模 民族复兴的脊梁--电影《冯志远》观后感(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