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他为我们讲解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时,在最初的几个强音过后,他说:“同学们请注意!请注意!”(A)他的双手骤然在空中抓握成拳,一络白发披到额前。这时,我听到一段十分短暂明晰的休止①。他说,这休止是智者的沉默,是伟大的沉默。虽然它稍纵即逝,但其中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抗争。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沉默有时具有比喧嚣更强大的爆发力。
“听!仿佛险恶叵测的命运在敲门,那种混乱与恐惧就要扼住我们的咽喉。休止的运用仿佛黎明前的黑暗。大师伸出手,抓住了黑夜的幽灵,把它从深渊中驱逐出来。这种拼搏愈演愈烈,越升越高……”他紧握的双拳渐渐伸开,变成向上托着的手掌,语调也变得舒缓起来,“太阳终于升了起来,凯旋的歌声响了起来,所有的昏暗、所有的忧郁在最后欢呼的激流之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听着贝多芬的音乐,感到那种热情、振奋、激昂潮涌而来,我渴望更多地了解大师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渴望对人生有更深的体会,这一切都是从那个休止开始的—(B)午后的阳光映着老人的白发,他就像一位遥望天际的向导。
多年以后,我逐渐明白,沉默并不是死寂,无言并不代表无心,命运坎坷的小人物也许更能从贝多芬的音乐中汲取到精神的力量。今天,我还远不能说已经听懂贝多芬的音乐,但我读懂了我那平凡老师的内心,他在贝多芬的《命运》中获取了悲壮美与幸福感,仿佛是一位凯旋的勇士。这正如贝多芬本人所说:“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选自《扬子晚报》,有改动)
注:①[休止]这里指乐曲演奏中的停顿。
16.文中的音乐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阅读全文,概括回答。
17.在《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对他的客人说:“听我心里的音乐!”本文的音乐老师从《命运》第一乐章的“休止”中听出了贝多芬心里怎样的音乐?(用本文中的语句回答)
音乐老师听出了贝多芬心里“ ”的音乐。
18.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
作用:
19.文章对老师有多处精彩的描写。请从本文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
( )句赏析:
20.“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一种绝妙的表达效果,音乐中有,文学中也有。下列课文中的相关描写不具有这种效果的一项是( )
A. 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完“法兰西万岁”后,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最后一课》
B.着父亲艰难地过铁道时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背影》
C.我向藤野先生告别时,他的脸色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藤野先生》
D.时近初冬,店里没有一个顾客,我靠着火,合了眼坐着。《孔乙己》
21.文中对一个“休止”的描述,抒写了音乐老师对生命的感悟。生活中一定有一句歌 词或一段旋律也曾深深地感动过你,请把你的感受描述出来。(60字以内)
三、综合探究:
22.(2006年桂林市中考题)2006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它旨在让搁浅的民族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让我们走近文化遗产,做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1)我国有很多独特的民间传统节日,请你写出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古代民间传统节日的名称。(任选两题填空)(2分)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 ②
③ ④
(2)为唤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与热情,请你为其中一个传统节日创设一句令人动心的广告语。(限20字以内)
节日名:
广告语: 。
【知识卡片】
(一)字词卡片:
1.字音:收敛 聒聒 贝壳
2.字形:宽恕 收敛 卑微
3.词义:聒聒 卑微 一丝不苟
(二)写作卡片:
1.学习写法:(1)以小见大的写法:从细小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价值
(2)对比的写法:如蝉在泥中埋17年和活一个夏天的对比;如贝类生命的短暂和贝壳存在时间之长的对比。
2.积累素材:
(1)名言警句
A.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是慢性自杀。
——列宁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C.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歌德
(2) 名人故事:巴尔扎克惜时如金
巴尔扎克是位多产的作家。他的时间是一分一秒也不空过的,一次,巴尔扎克太累了,对一个朋友说:“我睡一会儿,你一小时后叫醒我。”一个小时过去了,朋友实在不忍心叫醒他。巴尔扎克醒来后,发现超过了一小时,几乎是暴跳如雷的对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叫醒我,耽误了我多少时间啊!”他平时每天写作十六七个小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日三餐由仆人从特定的窗口放进去。1850年,51岁的他自我感觉心脏病要大发作了。他问医生还能活多久,半年,还是六星期?医生都用摇头来回答。巴尔扎克着急的说:“至少6天总可以吧?我还可以写个提纲,还可以把已经出版的50 卷校订一下。”
3.赏析片段:
那不屈的小草哟,在雨后强劲地挺立在石缝中,这点点绿意,竟让我们心生敬意。你问我,是什么样的动力让小草挺立而不动摇?我只给你会心一笑,因为身为父亲的我,不知如何给你一个完美的答案。现在,父亲告诉你,小草记住了自己生长的时候,它在挣扎,在奋斗,终于,挤出绿来。父亲希望小草的精神能给你一丝启迪,那就是用你的精彩,你的活力去涂抹平淡的世界!
参考答案
1.liǎn ké líng bēi
2.chán蝉鸣chán 禅师 liǎn 收敛 jiàn 刀剑 shù 宽恕 nù 愤怒 wēi 微笑 huī 国徽
- 第3课 短文两篇 蝉贝壳 同步练习
- › 二次根式(第3课时) 教案
- › 牛津英语一年级上册Unit 1 my Classroom第3课时教案
- › 第3课 短文两篇 蝉贝壳 同步练习
- › 第3课 中华民族的祖先
- › 第3课 “开元盛世”
- › 高一英语Unit5第3课时导学案
- › 高一英语(必修3)Unit1第3课时教案
- › 高一英语必修3第二单元第3课时导学
- › 高二历史练习:音乐与影视艺术第3课时练习题
- › 高二历史练习:音乐与影视艺术第3课时练习答案
- › 高二历史练习:音乐与影视艺术第3课时练习及答案
- › 高一英语教案:UNIT11(第3课时)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3课 短文两篇 蝉贝壳 同步练习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3课 短文两篇 蝉贝壳 同步练习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3课 短文两篇 蝉贝壳 同步练习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3课 短文两篇 蝉贝壳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