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法,比较法、实践法。
五、新课讲授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时间
导言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使用地图,也了解了社区的一些基本知识,今天我们运用地图来学习社区的分类。 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1分钟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请大家按照小组形式,比较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区别。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教材的地图,比较王村平面图和明阳小区平面图有哪些不同;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区别。 15分钟
城市社区内不同特色的社区 根据课本知识,比较北京是四个社区的特点。 学生根据教材分析北京市ABCD四区主要有哪一类建筑物,请你模仿课本,给上述四个社区命名。 10分钟
说说你家属于哪中特色的社区 请你结合生活,说说你家和上述四中社区哪一个相似,并说明原因。 学生结合生活,说说你家和上述四中社区哪一个相似,并说明原因。 7分钟
社区之间的联系 社区之间是不孤立的,他们是相互联系的,请你根据生活实际找到一些证据证明。 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找到证据证明社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5分钟
小结 你来说说今天学了什么知识。 学生小结,上交今天的讨论报告。 1分钟
课外调查 请你选择你了解的社区,并说明该社区属于哪一种特色的社区。 1分钟
综合探究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通过一个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学会地图的选择。然后分别设计了交通图,旅游图,等高线地形图以及土地利用图四幅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判读和使用,从而使学生了解获取地图信息的基本要领。
二、学习目标
1. 通过对图1-11A和图1-11B的对比分析,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选择地图
2.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使学生能将有关地图的知识与技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系统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图的种类。
难点;地图的运用。
四、探究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
入 出示各类地图(交通图,旅游图,等高线地形图,土地利用图)
出示图1—11A和图1—11B提问:
1.哪一幅地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大?
2.台湾省在两幅地图中内容的详细程度是否相同?
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从两幅图中你分别能了解到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图A,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图B,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总结:同学们知道那么多的地图,那么同学们会使用这些地图吗?这节课就让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使用地图的能力吧!看看谁用的好,用的妙。 学生说出他们分别是什么图
学
生
思
考
教
学
探
究
情景探究一:
出示杭州旅游图,设计出自己的旅游方案。
提示:
1. 教师下发有关杭州旅游景点的介绍材料
2.教师告诉学生策划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行程问题、景点停留时间、参观内容、以及路线兴趣。
情景探究二:
郭莉莉准备到湖南的张家界风景区游玩两天,想选择一个旅游公司,请各小组以一个旅游公司路线策划组的身份,帮助她设计一条路线,并且报出旅游价格,争取她加入你们的旅游团。
教师提供张家界景点的一些介绍,以及价格参考。 小组讨论
小组交流
学生互评,选出最佳设计奖
小组讨论
设计方案
介绍方案
互评方案
新 课
小 结 提问:
1.本节课你有什么体会
2.你还有什么问题。 自我小结
作业 绘制新沙岛景观分布图 完成时间为一周
第二单元:
第一课: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概况;
2.读图区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以及大洋、海和海峡;
3.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了解海洋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与分布,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类型
多媒体教学与活动相结合。
●教学准备
演示课件、相关视频、手工制作的七大洲轮廓图
二、基本思路
教师、学生、媒体组合→展示音像、地球仪→观察地球仪、图片→展示图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作小结→展示七大洲轮廓图,观察思考→展示七大洲分布图 →展示视频,学生观察→介绍交通要道,趣味小结。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节选有关地球全貌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从小家进入人类的大“家”的学习中来。
出示地球仪,学生观察思考,对海陆分布有个感性的认识。
【板书】一、人类的栖息地
学生活动:读图2-2,对比海陆面积大小。
【板书】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学生活动:教师展示广东省地图(包括南海部分海域),学生读图找出雷州半岛、南沙群岛、海南岛,讨论大陆、岛屿、半岛的区别。
(学生交流,总结略。)
【板书】2.七大洲
学生活动:读图2-4,找出七大洲的名称,了解它们的分布,观察它们的轮廓特点,大小比较。(学生回答)
以组为单位,竞赛回答问题,出示制作的大洲轮廓简图,让小组强答,并描述其形状。(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引导学生阅读“世界地形图”。
(过渡)这些大洲之间远隔重洋,我们找找看都有哪些海洋?
【板书】二、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1.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演示课件)进一步明确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播放视频)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主要是海洋生物资源和能源矿产的现状,以海洋渔业生产和海洋油气开发为例。
(小结,并对海洋资源遭受破坏的现象作简单叙述。)
【板书】2.海洋资源
(学生活动)分发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等重要交通要道的相关资料,学生讨论,师生小结。
最后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布置作业:画一幅世界大洲大洋的简单轮廓图。
第二课自然环境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为“地形多样”“气候万千”“风光迥异”三部分,教材利用各种图片、地图文字等资料对世界地形和气候作了生动的呈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集
- › 七年级历史寒假练习题: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 › 2016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 ›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 › 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 ›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 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 201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集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集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集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