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历史辅导资料初一历史教案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示例» 正文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示例

[10-20 00:28:53]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历史教案   阅读:8193
概要: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示例,标签:初一历史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着“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教师组织]下面我们进入课堂小结阶段,一是同学们按自己在下面排练的情况演一个小短剧,剧中要把东京街上出现的现象重现一次以表明宋代商业的繁荣。二是我们通过投影把本课内容再系统一下。下面先进行第一个活动。

(要求:活动中要以宋朝的历史作背景,再现当年东京城的繁华景象。例如:可以以一个游客的身份逛京城,沿途见到的应该有丝织品、瓷器、瓦肆里听书、看卖艺、买东西可用纸币等,总之,通过活动,使同学们能接受课本中的知识,加深印象。让本文的一些知识点:占城稻、茶叶、丝织品和棉纺织品、瓷器、交子等在学生的脑海里扎根)

(教师在学生演完之后,引导学生列表归纳总结)

[投影显示]

[教师强调]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对五代辽宋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就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布置作业]

一、选择题

1.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答案:D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美国的“美元” B.中国的“交子”

C.英国的“英镑” D.法国的“法郎”

答案:B

3.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泉州

答案:B

二、简答题

隋唐科举制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隋唐科举制的规定表明官府对商人采取政治上的岐视政策,反映了官府对商业活动的压制。宋朝放宽对商人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表明了官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上的岐视商人的政策,反映出商业活动的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板书设计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活动与探究

1.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今天的货币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随着宋代商业活动发展,金属货币因沉重不便携带,因此人们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纸币。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今天的纸币由国家统一发行,具有更高的信用度,使用区域更为广泛,印刷更为精美,有防伪技术,不易仿造;同时纸币的发行、管理也更加科学。(本题的思考和回答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答案可以是多样的)

2.查资料,了解交子的出现和纸币的发行。

参考资料:

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成都16家富商联合起来,发行世界上第一批纸币——交子。这些交子“同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交子的面值,要到具体使用时,临时填写。持币者到“交子铺”交纳现钱,交子铺如数在交子上填写贯数,然后交给持币者。以后,交子持有者可以到任何一个有联系的交子铺,将交子兑换成现钱,不过在兑换时每贯要多交30文,作为手续费。交子的使用,免除了人们特别是商人肩挑车载负铁钱到处奔波之苦,便利了商品的交换。

由十几户富商创办的交子,无力解决纸币伪造的问题,又因为经济力量薄弱而难以维持信用,伪造交子和交子无法兑现的事件时有发生。天圣元年(1023年),北宋官府在成都设立了“益州交子务”,将交子改为官营,从此纸币开始成为法定货币。官营交子,票面规整,自1贯至10贯,每张都有固定价值。每三年发行一界(期),每界款额为125.63万贯,以36万贯铁钱为后备钱。这就解决了伪造和无法兑现的问题。界满时,制造新交子,换去旧交子。商民向官府以旧换新时,每贯需缴纳纸墨费30文。如果界满而未及时调换,过期的旧交子便成为一文不值的废纸。

南宋时,采矿业逐渐衰落,铜钱铸造额大减。加上对外贸易,铜钱大量外流。南宋政府为了应付铜钱短缺的局面,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在杭州设立了“行在会子务”,正式在东南各路发行会子,分一贯、二贯、三贯三等,与铜钱同时流通。后来为了流通的方便,又增印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三种票面。规定以三年为一界,每界1000万贯为额,每界都以旧换新,称为“东南会子”。纸币在南宋时成为一种全国流通的法定货币。

相关推荐:

上一页  [1] [2] [3] 


Tag:初一历史教案初一历史教案模板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历史辅导资料 - 初一历史教案
上一篇:第5课 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