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历史辅导资料初一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 正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

[10-20 00:28:53]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历史教案   阅读:8856
概要: [例2](学案例3)火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和动物界分开。”人类对火的使用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火的使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解析]本题引用恩格斯的名言,主要考查火的使用所经历的过程及其作用。依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对火的使用经历了从使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的过程;火的使用不仅促进了人的体质的发展,扩大了活动的范围,而且还能用火制造工具,改造自然,提高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答案](1)从使用天然火到使用人工取火。(2)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和御寒,还用火驱赶野兽,制造工具。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扩大了活动的范围。因此,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对人类的文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点评]本题围绕与人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火的使用”为中心来命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此题包含两问:第一问考查人类使用火的进程,第二问考查火的使用对人类发展产生的作用,层次清楚,指向明确。(5) 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对本课内容的小结,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标签:初一历史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例2](学案例3)火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和动物界分开。”人类对火的使用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火的使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引用恩格斯的名言,主要考查火的使用所经历的过程及其作用。依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对火的使用经历了从使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的过程;火的使用不仅促进了人的体质的发展,扩大了活动的范围,而且还能用火制造工具,改造自然,提高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

[答案](1)从使用天然火到使用人工取火。

(2)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和御寒,还用火驱赶野兽,制造工具。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扩大了活动的范围。因此,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对人类的文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点评]本题围绕与人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火的使用”为中心来命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此题包含两问:第一问考查人类使用火的进程,第二问考查火的使用对人类发展产生的作用,层次清楚,指向明确。

(5) 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对本课内容的小结,教师可采用表格或其它方式予以归纳,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并作为学习资料保存。

远古人类 距今时间 体质特征 生产活动 观念 社会组织

元谋人 约170万年 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北京人 约70万~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采集、狩猎等 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 约18000年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从事采集、渔猎等活动 懂得爱美 氏族

[拓展阅读]

如何理解劳动创造人本身的科学论断

可以结合从古猿化为先民社会来理解这个论断。可知古猿在当时他们的生活劳做中通过慢慢地进化,逐渐可以站立起来,直立行走。使得它们的上肢解放出来,这就为从上肢进化为手提供了前提,在又一个漫长的生活劳作之后,双手进化完成。而双手的进化完成为提高劳作的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双手的不断劳作可以促进人脑的进化和发展,之后通过双手的继续劳作,人脑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先民的智力也不断的提高,劳动促进人脑的发展,人脑再推动劳动技术的进步,一个循而往复的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渐地成就了人类的出现和发展。

这里还要提到人类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能否使用和制造工具。所以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个论断是对人类发展结果的准确定义,也是对人类发展过程的经典描述。

[点拨导诱]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是恩格斯关于人类起源的经典论断,它明确指出劳动在古猿想人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纵观人类的发展的历史,离开了劳动。谈不上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小就应树立热爱劳动,服务社会的意识,努力成为祖国建设合格的人才。

【资料链接】

链接一 人类起源

欧洲,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发祥地。随着亚非两地更多人类化石的发现,人类摇篮欧洲说才逐渐退出了舞台。

达尔文曾在1871年出版的一本专著中大胆推测:非洲是人类的摇篮。此前在1863年,则有人主张人类起源于南亚。后者不久得到了印证:1890年,印尼发现了一具头盖骨,“爪哇直立猿人”使人类起源南亚说为之一振。1927年,中国发现“北京人”化石,使中亚起源说更加风靡一时。

但也就从这时起,在南非,在东非,有不下20个地点发现了最早阶段的人类化石,尤其是1974年,在东非大裂谷所在的埃塞俄比亚,发现了一具保存40%遗骸的“露西少女”猿人骨架,距今超300万年;加上非洲出土的大量早期人化石,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演化体系。于是,全球人类“走出非洲”的学说,一时勃兴。

然而,最能支撑“走出非洲”学说的遗传学基因测序理论,也广遭质疑。正如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金昌柱所说:“在人的体内,基因序列多达30亿,现在的测序,只是抽出其中个别片段分析,概率不过亿分之一。”而在我们中国,发现过距今300万至500万年间的猿人化石,发现过龙骨坡约200万年前的能人,发现过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发现过距今约80万年的陕西蓝田人,发现过郧县人等距今几十万年的直立人,发现过距今二三万年的智人———巢湖人、富林人,还发现过距今约1.8万年的北京山顶洞人……“‘中国起源’自成一体,纵线贯通!”

迄今为止,科学界仍徘徊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之谜面前。此时此刻,人们不禁回味70多年前一些远见卓识的科学家们的忠告:

“亚洲可能充当过人类进化的巨大舞台,是最古老的人类工业巨大的扩散中心。要想弄清诸如人类起源这样的复杂问题,离开亚洲几乎是不可想像的。”

“中国1965年就发现了元谋人,可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门紧闭,国际专家纷纷涌入非洲,致使非洲大量考古发现。元谋人的研究,再不能孤军奋战了!”

事实上,近年来亚洲尤其中国,研究者正掀起一场“追赶非洲”的行动,他们的多项发现在年代上直迫非洲那些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亚洲更多新材料的发现和更深入的研究,一幅符合本来面目的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画卷将会展现于人们面前。” (摘自《解放日报》 作者:陈玟)

链接二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的发源地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龙骨坡巫山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黄万波研究员认为,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长江流域的龙骨坡巫山猿人是最早的古人类,湖北建始猿人距今近200万年,然后依次为蓝田猿人、元谋人、约80万年前的郧县猿人、南京猿人、和县猿人等

黄万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一系列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华远古文明源于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大三峡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他说,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龙骨坡巫山猿人是最早的古人类,湖北建始猿人距今近200万年,然后依次为蓝田猿人、元谋人、约80万年前的湖北郧县猿人、南京猿人、和县猿人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初一历史教案初一历史教案模板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历史辅导资料 - 初一历史教案
上一篇:第15课 三国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