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输 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 运费较贵、运量较小
铁路运输 速度快、运费低、运量大、连续性好 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
航空运输 速度最快、舒适、安全 运量最小、运费最高
水路运输 运费最低、运量最大 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
管道运输 方便、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灵活性差
⑸历史上的四大米市:无锡、九江、芜湖、长沙。
原因:①雨热同期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作物以稻米为主。②这里位于长江干流和许多支流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水运条件非常优越。③长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区,有很大的市场。
2、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南北向的铁路线(自东向西排列) 1、京沪线
2、京九线
3、京哈——京广线
4、焦柳线
5、宝成——成昆线
东西向的铁路线(自北向南排列) 6、京包——包兰线
7、陇海——兰新线
8、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⑴我国交通运输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⑵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⑶我国主要铁路线: “三横五纵” (P91中的图4.6)
3、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
项目 所在省(区) 交汇的铁路
北京 北京 京哈、京沪、京九、京广、京包
成都 四川 宝成、成昆
徐州 江苏 京沪、陇海
株洲 湖南 京广、浙赣、湘黔
兰州 甘肃 包兰、兰新、陇海、兰青
杭州 浙江 沪杭、浙赣
郑州 河南 陇海、京广
⑴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⑵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
4、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⑴客运:根据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选择。
⑵货运:①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②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③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基础产业
1、农业与我们
⑴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⑵地位: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⑶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个部门。
2、农业的地区分布
⑴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南北和垂直三个方面的差异。其中,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
⑵东部地区农业分布:①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②林业: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③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⑶西部地区农业分布:①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②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⑷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北方地区 旱地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小麦、花生、大豆、甜菜、棉花。
南方地区 水田 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
华南及海南岛: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⑸我国三大产棉区: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⑴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⑵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种粮。
⑶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
⑷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渔业。
4、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⑴问题: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⑵对策:①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②科技兴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业。④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⑶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⑷ 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差别及原因。
①“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地势平坦,多平原、丘陵地形;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交通发达,便于运输,临海,进出口方便,适于发展对外农业贸易;技术设备先进,信息来源广;居民众多,市场大。
②“西部地区之所以要实行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主要是因为西部自然条件在发展耕作业方面处于劣势,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严峻,所以必须根据西部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三、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主导产业
1、工业与我们
⑴概念: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⑵分类:
重工业 以生产生产数据为主的工业 采矿、冶金、电力、机械、化学工业、核工业等。
轻工业 以生产生活数据为主的工业 纺织、食品、皮革、造纸、钟表、家用电器等。
2、工业的空间分布(3沿)
⑴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许多工业基地。
⑵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⑶沿海:集中了4个工业基地、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⑷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 京津唐地区 沪宁杭地区 珠江三角洲
工业中心 大连、沈阳、鞍山 北京、天津、唐山 上海、南京、杭州 广州、深圳、珠海
工业特色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⑴涵义:以新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电子和信息为龙头,产品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
⑵特点:科技人员比例大、研究开发费用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⑶布局: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
⑷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地区发展方向差导:沿海——科技园区型;沿边——贸易导向型;内陆——国防军工型。
- 八年级地理总复习提纲教案
- ›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复习归纳讲解
- ›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详解
- › 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测试卷
- › 2016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题
- › 八年级地理下册2016年中考试题归类
- ›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单元试题
- › 八年级地理下册2016年中考试题归类
- › 2016年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题(含答案)
- › 2016年八年级地理下册会考试题(带答案)
- › 八年级地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测试题(附答案)
- › 八年级地理工业同步测试题
- › 八年级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测试题(带答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地理总复习提纲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地理总复习提纲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地理总复习提纲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地理总复习提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