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化学辅导资料初三化学教案“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正文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10-20 00:48:49]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化学教案   阅读:8561
概要: 1.4教学资源准备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锥形瓶、瓶塞、小松枝、樟脑丸粉末、火柴、放大镜、小烧杯、碘、光屏、玻璃片、课件(人工降雨动画等)、投影设备、教科书等.2教学过程实况摘录2.1复习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师:从前面的学习知道,物质一般以哪3种状态存在?生:固态、液态、气态.师:这3种状态之间可进行哪些物态变化呢?吸、放热情况如何呢?生:液态与气态之间有: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固态与液态之间有: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投影物质的三态变化图(略)]2.2提出猜想(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师: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能否不经过液态直接相互转化呢?不妨可以猜想一下.[板书课题:升华和凝华]生猜想:能。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证实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生:用实验探究.2.3实验探究(教师启发下确定探究内容)师:实验探究的内容是什么呢?生:探究固态和气态能否不经过液态直接相互转化.(师生共同讨论实验方案)师:请大家根据桌上提供的实验器材,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交流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老师巡视指导.然后,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标签:初三化学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1.4教学资源准备

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锥形瓶、瓶塞、小松枝、樟脑丸粉末、火柴、放大镜、小烧杯、碘、光屏、玻璃片、课件(人工降雨动画等)、投影设备、教科书等.

2教学过程实况摘录

2.1复习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

师:从前面的学习知道,物质一般以哪3种状态存在?

生:固态、液态、气态.

师:这3种状态之间可进行哪些物态变化呢?吸、放热情况如何呢?

生:液态与气态之间有: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固态与液态之间有: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投影物质的三态变化图(略)]

2.2提出猜想(教师引导学生猜想)

师: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能否不经过液态直接相互转化呢?不妨可以猜想一下.[板书课题:升华和凝华]

生猜想:能。

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证实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生:用实验探究.

2.3实验探究(教师启发下确定探究内容)

师:实验探究的内容是什么呢?

生:探究固态和气态能否不经过液态直接相互转化.(师生共同讨论实验方案)

师:请大家根据桌上提供的实验器材,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交流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老师巡视指导.然后,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师生共同评估实验方案的可行性,通过适当的补充、修正和完善,最后确定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固态和气态能否直接发生物态变化.

(2)实验器材:樟脑丸粉、锥形瓶、石棉网、酒精灯、小树枝、火柴、三角架、放大镜等.

(3)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4)实验步骤:①在锥形瓶内放入适量的樟脑丸粉,并平铺在瓶底;②将小松枝插入锥形瓶内,并加上盖子;③用酒精灯缓慢加热;④加热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图1

(5)实验中注意观察的现象:①缓慢加热过程中,观察锥形瓶底部樟脑丸粉的状态变化;观察瓶内有何现象发生?②停止加热冷却时,仔细观察锥形瓶壁及松枝上有何现象发生?

www.kmf8.com

学生实验: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结束后,交流各小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最后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固态和气态可以不经过液态直接相互转化.

2.4分析论证(建立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师: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板书](揭示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的物理本质.)

师:升华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生:在实验过程中用酒精灯进行加热,说明升华过程要吸热.

师:凝华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生:升华过程结束后,把酒精灯撤去,气态物质向外放热后凝华成固态物质,所以凝华过程要放热.

师:可见,升华和凝华是一个互逆的过程.(拓展思路:物质转变为固态的途径,并结合实例分析区分变化途径的方法.)

师:固态物质可以由哪些状态的物质、通过哪些变化而来?

生:可以由液态凝固而成,也可以由气态直接凝华而成.

师:那么,由凝固而成的固态物质与凝华而成的固态物质在结构形式上是否相同?生猜想:有的说可能相同,有的说可能不同.

师:请大家通过放大镜仔细观察,刚才探究实验中凝华在小松枝上的固态物质有怎样的特点?生观察后答:具有结晶状.

[师媒体投影图片](1)屋檐下的冰凌;(2)窗玻璃上的冰花.学生观察其结构特征,与同桌的同学讨论,得出区分的方法:具有结晶状的固态物质是经过凝华而成的.

2.5知识应用(STS)

(教师提供实例让学生判断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作出解释.)

师:[投影图片:(1)生产玻璃;(2)花瓣上的露珠;(3)冰袋降温;(4)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灯泡发黑.]

问:在这些图片中,哪些图片所反映的现象是升华和凝华现象?

生: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灯泡发黑是凝华现象.

师:那其余图片中的现象各反映了哪些物态变化?吸热和放热情况如何?

生:(1)生产玻璃是凝固现象,要放热;(2)花瓣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要放热;(3)冰袋降温是熔化现象,要吸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列举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同学举的例子最多?学生小组讨论,各小组交流列举的现象.教师启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各种物理现象,做一个有心人.

2.6课堂练习(用口答方式解答并评价)

A组:[媒体投影(答案略)](1)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据《北京晚报》报道:最新一年5月,阴天,气温约为一15℃,在新疆罗布泊沙漠上覆盖着约5~10 c/n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 ra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①  请你推测一下,这可能是什么现象?


Tag:初三化学教案初三化学教案模板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化学辅导资料 - 初三化学教案
上一篇:升华和凝华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