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一学习辅导高一语文辅导资料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第二册教案:荷花淀» 正文

高一语文第二册教案:荷花淀

[10-20 00:27:49]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一语文教案   阅读:8582
概要: 【摘要】鉴于大家对www.kmf8.com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一语文第二册教案:荷花淀”,供大家参考!本文题目:高一语文第二册教案:荷花淀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刘绍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孙犁及其作品的基本特点。2、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能力目标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能力和表达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1、分析水生嫂及其他女人的性格特点,品味作品清新质朴、秀雅隽永的语言风格。2、分析小说的景物描写,体会它在刻画人物,表达主题上的作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战火硝烟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体悟人物身上纯美的人性和崇高的人格。【教学方法】1、轻声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细心体会小说对话描写和景物描写的妙处。2、用讨论––––点拨法研习人物形象及作品主题。3、用比较法分析水生嫂及祥林嫂的时代意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战争是残忍的、恐怖的。作家在描写
高一语文第二册教案:荷花淀,标签:高一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摘要】鉴于大家对www.kmf8.com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一语文第二册教案:荷花淀”,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一语文第二册教案:荷花淀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刘绍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孙犁及其作品的基本特点。

2、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能力目标

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能力和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分析水生嫂及其他女人的性格特点,品味作品清新质朴、秀雅隽永的语言风格。

2、分析小说的景物描写,体会它在刻画人物,表达主题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战火硝烟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体悟人物身上纯美的人性和崇高的人格。

【教学方法】

1、轻声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细心体会小说对话描写和景物描写的妙处。

2、用讨论––––点拨法研习人物形象及作品主题。

3、用比较法分析水生嫂及祥林嫂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战争是残忍的、恐怖的。作家在描写战争时,往往不惜笔墨叙写硝烟弥漫、尸陈荒野的景象。但也有作家是用别样的方式来写战争的,孙犁便是其中的一个,《荷花淀》就是用别样方式描写战争的优秀作品。

二、解题: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创作于1945年。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冀中地区的广大军民在党的教育和领导下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奋起抗敌。随着抗日武装的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的广大群众纷纷拿起枪,投身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表现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反映了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崇高的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抗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小说就是以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斗争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勤劳纯朴、通情达理而又勇敢机智、开朗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表现了根据地军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

三、情节、主题;

开端(1-31)夫妻话别

发展(32-61)探夫遇敌对

高潮、结局(62-85)助夫杀敌

(1-4) 待夫夜归

(5-29)夫妻夜话

(30-31)送夫参军

(32-40)探夫未遇

(41-50)途中交谈

(51-61)遇敌躲避

(62-75)遇夫歼敌

(76-84)舟中畅谈

(85)锻炼成长

助夫参战

感受战争

投身抗战

白洋淀妇女在战斗中

不断成长

四、写作特点:

(一)景物描写:

1、小说开头三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①景物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为人物提供活动背景,烘托人物形象。本文开头运用“凉爽”、“干净”、“透明”、“新鲜”等欢快明朗的词语对景物加以描绘,营造了一种清新欢愉的宁静气氛,主人公水生嫂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善良温柔的形象。

②用景物描写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小说中的景即是水生嫂眼中的景,蕴含了水生嫂丰富的感情,即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水生嫂眼中,家乡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皎洁的月色,银白的淀水,透明的薄雾,新鲜的荷叶,艳丽的荷花,这样美好的家乡怎么能容忍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来践踏?为了这可爱的家乡就必须拿起刀枪,为家乡而战,为祖国而战。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拓宽了作品的意境。

③为情节的展开做铺垫。开篇的环境描写––––“月亮升起,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为第一部分––––点明了夫妻话别的时间、地点及和谐的氛围。第三段中对白洋淀夜景的描写––––“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为第三部分“伏击歼敌”中的环境做了必要的铺垫。正因为荷花淀中有许多荷叶荷花,战士们才能隐藏在里面。

2、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本文的景物描写主要有三处。一处是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借水生嫂的眼光望去,淀外是银白世界,薄雾透明,荷风鲜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烘托了水生嫂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形象。为下文“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要素,而且暗示了下文水生嫂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成长为一名保卫家乡的游击战士。家乡是这样的美,谁能不爱这样的家乡呢?谁能容得敌人来践踏呢?作品的主旨,自然地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中,而景物描写所渲染出的浓郁的氛围又会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第二处是写妇女们寻夫不着回来时候的淀上风光。万里无云,凉风习习,水面开阔,跳荡如银,稻苇清香,菱荇生嫩。这样的景物,开阔明丽,使年青的女人们失望伤心的心情马上开朗愉快起来。情景交融,极富水乡风景。同时“水面没有一只船”又暗示情况异常,为鬼子追她们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第三处景物描写,是妇女们把船摇入荷花淀时。荷叶一望无际,密密层层,迎着阳光,如铜墙铁壁。粉色荷花箭高高挺出,如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暗示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将在这里展开。白洋淀妇女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

(二)对话描写:

1、分角色朗读5-29段,概括水生嫂心理情感变化的层次。

明确:

关切→疑虑→慌乱→赞同→支持

(追问实情––––赞同参军––––应承嘱咐)

2、改写对话,让水生嫂用另一种口吻与丈夫对话,表现另一种个性。

参考:

(很晚丈夫才回来……)

女人抬头瞪着他说:“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回来!没你的饭了。”说着,拍拍手站起来要往灶间走。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有事快说。我知道,回来晚了一准没好事。”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语文辅导资料 - 高一语文教案
上一篇:高一语文第一册教案:荷花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