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诗体小说”的特征:
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语言描写清新雅丽,婉约流畅,富有诗歌的韵致
六、 拓展延伸
补充介绍孙犁和“白洋淀派”
(一)、孙犁介绍(出示孙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
孙犁1913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中学毕业后曾任小学教员。1938年投身冀中人民的抗日斗争,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院教员和编辑。1949年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天津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孙犁一生笔耕不辍,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45年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他著名的短篇小说《荷花淀》。他从事文学创作75年来,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村歌》,另有《孙犁文集》和《晚华集》、《秀露集》、等10种散文集传世。孙犁是中国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以其众多经典性的作品,描绘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一幅幅壮丽、清新的文学画图。解放后,孙犁文学创作继续取得长足的进展,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被认为是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
(二)、“白洋淀派”
《荷花淀》写于1945年,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写作技巧,并在艺术实践中体现其风格,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被评论界称为“荷花淀派”,其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划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B、清新雅丽,婉约流畅,富有诗歌韵味的语言
《荷花淀》不但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而且不少地方行文充满诗情。请每小组找出例句2句,并做仔细的品味。
例、1、文章交代一个季节,不直接写某月而写“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多有诗意。
2、“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这意境令人想起李清照《如梦令》中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小船的“窜”,野鸭的“飞”、“叫”、“掠”有形有声,“扑楞楞”三字更是传神。不但写物,写人也是这样。
3、划着船时”是“哗,哗,哗。”衬托出轻快、悠闲的心情;给敌人追赶时,是“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衬托出急迫、紧张的行情,快速的划船动作。在作者笔下,水声和标点也是有感情的。
9、 形象的比喻“流星一样的冰船”、“芦苇的海”等等就更多了。这也许就是“诗体小说”的语言特点吧。
《荷花淀》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30分)
1、 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10分)
《荷花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现代小说。按照新教材的编排顺序,高一年级学习现代文,主要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高二学生在此基础上则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培养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的能力,后一单元的重点则是欣赏小说的主题、结构和人物。这里体现了知识结构循序渐进、能力培养不断加深的逻辑顺序。
2、 教学目标(5分)
这个单元的总的教学目标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根据这个目标和本文的特点,设订三个教学目标:
1)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2)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 “诗体小说”的特点。
3)学习白洋淀地区人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三个目标不仅有认知目标,还有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3、 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其依据(10分)
教学重点: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 “诗体小说”的特点。
教学重点的依据:
小说的三要素是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本单元的重点就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荷花淀》塑造了一群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的形象,她们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特点,他们勤劳善良,温柔体贴,识大体、明大义,坚强勇敢。而作者主要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她们的,因此,我把这个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的依据:
在现代文学的长廊中,孙犁作为“白洋淀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独具艺术魅力。《荷花淀》是一篇取材于战争年代并以一次激烈的枪战为中心事件的战争题材的小说,但是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战争题材小说有着截然的区别。它没有具体描写战争中的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而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景物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学生初次学习这种作品,欣赏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4、 各知识点简析(5分)
1) 诗体小说:是诗化了的小说,它选择优美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景物,运用清新自然、富有韵味的语言,勾画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意境,富有浪漫主义
色彩。
2)、
四、 说教法:
1、 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依据(7分)
1)朗读法: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对话中潜藏的深层含义,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
2)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讨论中碰撞,并且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练习法:学以致用,通过练习法,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性的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准备使用的教具、学具和其他教学手段(3分)
《荷花淀》是一篇意境优美、语言请丽的诗化了的小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特色,本课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课件。通过展示白洋淀优美的风光,播放优美的乐曲把学生带入审美享受的境界,同时运用课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荷花淀教案
- › 高一语文教案:屈原列传
- › 高一语文五人墓碑记教案
- › 高一语文基本和提升学习方法
- › 怎样才能学好高一语文?
- › 高一语文教案:演绎推理教案
- › 高一语文教案:合情推理教案
- › 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 人教版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 ›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 ›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备课组计划
- › 高一语文上学期备课组工作总结
-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荷花淀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荷花淀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荷花淀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荷花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