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记”字领起的下文是 。
3.这段文字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
答: 。
(五)阅读下文,完成1—2题。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中句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里挑灯看剑”,表面上是写酒醉,实际是写梦境。这一句描写了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形象。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生动地描写边塞战地生活,反映了将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道出了作者的理想,:收复失地,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赢得青史留名。
D.“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
2.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首尾两句写实,“梦回”以后进入梦境,整片内容不变,打破了上下片分述一事的传统写法。
B.首句和尾句相呼应,都是写现实生活,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表现词人报国无门的悲愤。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地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D.全词格调低沉凄凉,字里行间隐含着作者的复杂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这正是婉约派的风格。
www.kmf8.com
(六)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 沁园春•长沙
1925年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温柔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乙: 沁园春•雪
1936年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试比较两首词在写作上的相同点。
答: 。
2.试比较两首词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
答: 。
3.试比较两首词在结尾所抒发的感情。
答: 。
(七)阅读叶延滨《想飞的山岩》,完成下列问题。
一只鹰,一只挣扎的鹰/向江心伸直尖利的嘴物/爪子陷进山腹/两只绝望而又倔强的鹰翅上/翼羽似的松林/在凄风中颤动/一块想飞的山岩/数百年还是数千年啊/永远只是一瞬
一个酝酿在诗人心中/来不及写出的悲壮的史诗/你是自由前一秒的囚徒/又是死亡前一秒的存在/是延续数千年追求的痛苦/对岸是亭亭玉立的神女峰/是听凭命运的安排/那颗心早已是石头了/她早已不会动/也永远不会动
想飞的鹰,你想飞吗/当你挣脱这浓缩千年的一秒/你的自由将需要你/用耸立千年的雄姿换取/你将消失/和禁锢你的死神一起消失/你,你会飞的/你的飞腾是一场山崩地裂/你的身躯会跃入大江/你的灵魂是真正的鹰/骄傲地飞越神女峰的头顶
1.这首诗中写到了一块怎样的山岩,写它的用意是什么?
答: 。
- 高一语文沁园春 长沙同步练习题
- › 高一语文教案:屈原列传
- › 高一语文五人墓碑记教案
- › 高一语文基本和提升学习方法
- › 怎样才能学好高一语文?
- › 高一语文教案:演绎推理教案
- › 高一语文教案:合情推理教案
- › 高一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 人教版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 ›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 ›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备课组计划
- › 高一语文上学期备课组工作总结
-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沁园春 长沙同步练习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沁园春 长沙同步练习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沁园春 长沙同步练习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一语文沁园春 长沙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