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一学习辅导高一数学辅导资料高一数学教案高一数学教案:函数的表示法教案» 正文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的表示法教案

[10-20 00:27:49]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一数学教案   阅读:8196
概要: 【摘要】欢迎来到www.kmf8.com高一数学教案栏目,教案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因此小编在此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一数学教案:函数的表示法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提供到帮助。本文题目:高一数学教案:函数的表示法教案一、 内容与解析(一) 内容:映射(二)解析:⑴映射是两个集合 与 中,元素之间存在的某种对应关系.说其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就是因为它只允许存在“一对一”与“多对一”这两种对应,而不允许存在“一对多”的对应.⑵映射中只允许“一对一”与“多对一”这两种对应的特点,从 到 的映射 : → 实际是要求集合 中的任一元素都必须对应于集合 中唯一的元素.但对集合 中的元素并无任何要求,即允许集合 中的元素在集合 中可能有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元素与之对应,也可能没有元素与之对应.⑶映射中对应法则 是有方向的,一般来说从集合 到集合 的映射与从集合 到集合 的映射是不同的.(4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的表示法教案,标签:高一数学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摘要】欢迎来到www.kmf8.com高一数学教案栏目,教案逻辑思路清晰,符合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因此小编在此为您编辑了此文:“高一数学教案:函数的表示法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提供到帮助。

本文题目:高一数学教案:函数的表示法教案

一、 内容与解析

(一) 内容:映射

(二)解析:⑴映射是两个集合 与 中,元素之间存在的某种对应关系.说其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就是因为它只允许存在“一对一”与“多对一”这两种对应,而不允许存在“一对多”的对应.

⑵映射中只允许“一对一”与“多对一”这两种对应的特点,从 到 的映射 : → 实际是要求集合 中的任一元素都必须对应于集合 中唯一的元素.但对集合 中的元素并无任何要求,即允许集合 中的元素在集合 中可能有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元素与之对应,也可能没有元素与之对应.

⑶映射中对应法则 是有方向的,一般来说从集合 到集合 的映射与从集合 到集合 的映射是不同的.

(4)我们可以把对应关系看成一面镜子,集合 中的元素在这面镜子中存在一个像,一个相对应的元素,原像则是集合 中的元素.这样像和原像的概念就比较容易理解.并且映射中集合 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 中都有它的像,通过对应关系——即通过镜子总存在像,而且像是唯一的,不会“照”出许多的像来,这是映射区别于一般对应的本质特征.

二、 目标及其解析: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结合简单的对应图示,了解一一映射的概念.

(2) 解析:重点把握映射与函数的区别。

三、 问题诊断分析

函数与映射的区别与联系

(1)函数包括三要素:定义域、值域、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映射包括三要素: 集合A, 集合B, 以及A,B之间的对应关系

(2)函数定义中的两个集合为非空数集; 映射中两个集合中的元素为任意元素,如人、物、命题等都可以.

(3)在函数中,对定义域中的每一个 ,在值域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函数值和它对应;在映射中,对集合A中的任意元素 ,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像 和它对应.

(4)在函数中,对值域中的每一个确定的函数值,在定义域中都有确定的自变量的值和它对应;在映射中,对于集合B中的任一元素 ,在集合A中不一定有原像.

(5)函数实际上就是非空数集A到非空数集B的一

个映射

(6)通过右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三者的关系.

四、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一次递推的教学中,准备使用PowerPoint 2003。因为使用PowerPoint 2003,有利于提供准确、最核心的文字信息,有利于帮助学生顺利抓住老师上课思路,节省老师板书时间,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对问题的分析当中。

五、 教学过程

1. 教学映射概念:

① 先看几个例子,两个集合A、B的元素之间的一些对应关系,并用图示意

, ,对应法则:开平方;

, ,对应法则:平方;

, , 对应法则:求正弦;

② 定义映射: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 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mapping).记作“ ”

关键: A中任意,B中唯一;对应法则f.

③ 分析上面的例子是否映射?举例日常生活中的映射实例?

④ 讨论:映射的一些对应情况?(一对一;多对一) 一对多是映射吗?

→ 举例一一映射的实例 (一对一)

2.教学例题:

① 出示例1. 探究从集合A到集合B一些对应法则,哪些是映射,哪些是一一映射?

A={P | P是数轴上的点},B=R; A={三角形},B={圆};

A={ P | P是平面直角体系中的点}, ; A={高一某班学生},B= ?

( 师生探究从A到B对应关系 → 辨别是否映射?一一映射? → 小结:A中任意,B中唯一)

② 讨论:如果是从B到A呢?

③ 练习:判断下列两个对应是否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A={1,2,3,4},B={3,4,5,6,7,8,9},对应法则 ;

,对应法则 ;

, , ;

设 ;

六、 类型题探究

题型一 映射的判断

例1 下列集合 到集合 的对应中,判断哪些是 到 的映射? 判断哪些是 到 的一一映射?

(1) ,对应法则 .

(2) , , , , .

(3) , ,对应法则 除以2得的余数.

(4) , , 对应法则

.

【思维导图】

【解答关键】根据给出的f分析这个对应是否为“一对一”与“多对一”;若是则为映射,否则不是,再观察是不是一对一的对应,若是则为一一映射.

【规范解答】 (1)是映射,不是一一映射,因为集合 中有些元素(正整数)没有原像.

(2)是映射,是一一映射.不同的正实数有不同的唯一的倒数仍是正实数,任何一个正数都存在倒数.

(3)是映射,因为集合 中不同元素对应集合 中相同的元素.

(4)是映射,不是一一映射,因为集合 中的元素(如-4,4)都对应集合 中的元素(2).

【易错辨析】判断一个对应是不是映射或一一映射,应观察对应的特点;说明一个对应不是映射或一一映射,只须找出一个反例.对于一一映射是一种特殊的映射,它的判断主要考虑:若⑴A中的不同元素在B中有不同的像;⑵B中任何一个元素在A中都有原像,则这个映射就是一 一映射.

【活学活用】1.下列集合 到集合 的对应 是映射的是( )

A. : 中的数平方;

B. : 中的数求平方根;

C. : 中的数取倒数;

D. : 中的数取绝对值;

1.A. 解析:B中错误在集合A中的元素1在集合B中有两个元素-1,1与之对应,因此不是映射.C,D中错误都在于集合中有0这个元素在集合B中没有相对应的元素.

题型二 映射对应法则的应用

例2 已知A={1, 2,3, },B={4,7, , },其中 N+.若x A,y B,有对应关系 : 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且 =4, =7,试求 的值.

【解答关键】先通过已知条件求得 ,再通过分析映射的两个集合中元素之间的关系,得出m、n之间的方程,解得相应的参数值.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一数学教案高一数学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数学辅导资料 - 高一数学教案
上一篇:高一数学教案: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