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一学习辅导高一历史辅导资料高一历史教案高一历史第一节教案: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教案» 正文

高一历史第一节教案: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教案

[10-20 00:48:13]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一历史教案   阅读:8990
概要: 【摘要】鉴于大家对www.kmf8.com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一历史第一节教案: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教案”,供大家参考!本文题目:高一历史第一节教案: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教案第一节 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一、教育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政治统治及其政权性质。2.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及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理解、归纳史实的能力,整体把握教材内容。2.培养学生运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政治统治和经济状况。(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阅读理解教材中的关于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军阀混战、“训政纲领”、经济政策和措施沙胶政策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认清其政策和措施的实质,认识其反动政权的本质。2.通过学习“东北易帜”,使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感。二、重点、难点及疑点解答:(一)重点1.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2.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形成。(二
高一历史第一节教案: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教案,标签:高一历史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摘要】鉴于大家对www.kmf8.com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一历史第一节教案: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教案”,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一历史第一节教案: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教案

第一节 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

一、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政治统治及其政权性质。

2.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及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理解、归纳史实的能力,整体把握教材内容。

2.培养学生运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政治统治和经济状况。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阅读理解教材中的关于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军阀混战、“训政纲领”、经济政策和措施沙胶政策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认清其政策和措施的实质,认识其反动政权的本质。

2.通过学习“东北易帜”,使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及疑点解答:

(一)重点

1.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2.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形成。

(二)疑点

对“法币政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客观评价。

(三)解决办法

1.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指出,理解国民政府政权性质应从1927年蒋、汪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和工农群众,镇压革命的史实和建立政权后采取的一系列反动政策和措施,以及该政权所代表的是阶级利益等方面来理解。

2.对于官僚资本这一概念,首先了解官僚资本是以四大家族为首的,是与南京国民政府有密切关系的,其次从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区别来认识。

3.“法币政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经济政策、措施。除了了解政策本身的具体内容以外,还要从国民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客观上对当时经济的影响、以及在这些措施推行中四大家族聚敛财富并建立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几方面来认识。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1.要求学生观察课本的插图。

2国民政府前期统治的图示总表。

五、学生活动

1.在学生阅读了教材后,针对“东北易帜”、“整顿税务”、“法币政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进行分析评价。

2.学生动手列出一个反映国民政府前期统治主要事件间相互关系、反映其政权性质的简表。

六、教学流程:

(-)明确目标

1.要求学生准确掌握:“宁汉合流”、国民政府的“北伐”、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新军阀的混战、四大家族、法币政策、改计新约运动等。

2.要求理解的历史概念:“训政”、“法币”、“官僚资本”、新旧军阀。

3.要求学生掌握国民政府前期统治的政治、经济特点。

4.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1)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2)国民政府前期的政治、经济措施的实施,都是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的。经济方面的一些措施,在客观上对税务状况、金融市场、工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或改善,但与此同时,四大家族借此也聚敛了大量财富,也没有改变其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这一本质。(3)改订新约运动使中国恢复了部分丧失的主权,但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在实际上并没有获得与列强对等的利益。改订新约运动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的,没有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

(二)整体感知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镇压革命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权。当时中国政局极为混乱,既有新旧军阀的矛盾,又有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新军阀之间的矛盾,还有国共之间的斗争。蒋介石为了维护独裁统治,巩固其地位,在政治上排斥异己,形式上统一中国,实行所谓“训政”,建立特务机构和统治等,以强化国家机器,实行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经济上采取了整顿税务、控制金融和改革币制等措施,形成四大家族对全国经济命脉的控制,以建立其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在外交上也为了达到巩固统治目的,制造对外自主形象。这一切都是围绕建立蒋介石独裁统治这一核心。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指出本节内容属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课,但内容与后面所学知识紧密关联。阅读时,应着重从宏观上理清线索,把握内在联系。

一、 国民政府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大革命失败后,当时中国的政局是一种什么状况?

三个政权并立:南京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和张作霖控制的北京军阀政府。派系林立:政治上是“宁派”、“汉派”、“沪派”等,军事上有落、唐、李、冯、阎等派。面对这种混乱局面,国民党反动势力要巩固统治,必须要统一全国,控制全国。

2.“宁汉合流”

“宁汉合流”是南京、武汉两个国民政府的合并。它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建立。

促成“宁汉合流”的政治因素是共同反共,蒋介石以退为进的下野为合流创造了条件。汪精卫的辞职最终促成了合流。此外,当时国民党内部的一些情况以及英美帝国主义为维护其在华利益而对合流的态度,也对宁汉合流产生了影响。

宁汉合流后的南京国民政府,成为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标志着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建立,国共之间十年对峙局面的形成。

国民党新军阀和北洋军阀有什么区别?

新旧军阀在独裁、卖国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但北洋军阀封建性更为浓厚,更多的是依靠封建独裁、靠武力来实现其统治的,国民党新军阀则是代表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通过实行一党专制来实现其统治的,相比之下,稍具近代色彩一些。

宁汉合流之后,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是否消除了呢?其实不然,斗争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为了共同对付东北的张作霖,各派要求蒋介石复出。蒋介石复出后,一方面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国民党实力派取得暂时缓和,承认各自控制的地盘,一方面排斥异己,加强自己的统治和地位。这样就为后来新军阀之间的混战留下了隐患。

[1] [2]  下一页


Tag:高一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历史辅导资料 - 高一历史教案
上一篇:高一历史教案: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