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语文复习高三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补考试题练习» 正文

高三语文补考试题练习

[10-20 00:47:15]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三语文试题   阅读:8606
概要: 否总以“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D.“最后通牒”博弈实验迄今为止共做了两次,第一次由于被试者缺乏经验,实验者不得不于一周以后重新进行第二次实验。6.对文中实验数据,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第一次试验中,1/3 的提议者建议对半分,表现了这部分参与者基于“交情”或“一时冲动”的不理性。B.第一次试验中只有两个提议被拒绝,说明当提议者给出的奖金数额为零时,回应者会毫不犹豫地拒绝。C.第二次试验中,提议者给出的平均比例比第一次实验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第二次有小于1 马克的提议。D.第二次试验中,三个回应者拒绝了1 马克的提议,此外小于1 马克的提议和一个3 马克的提议也被拒绝了。7.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A.实验表明,人们在社会情境下的决策行为,并不总是遵循“利益的最大化”的原则。B.实验证明,只有在较小的奖金数额下,人们才会在自己获利的同时考虑对方的感受。C.最后通牒博弈实验为人们研究社会决策行为,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若干有待
高三语文补考试题练习,标签: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否总以“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

D.“最后通牒”博弈实验迄今为止共做了两次,第一次由于被试者缺乏经验,实验者不得

不于一周以后重新进行第二次实验。

6.对文中实验数据,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一次试验中,1/3 的提议者建议对半分,表现了这部分参与者基于“交情”或“一时

冲动”的不理性。

B.第一次试验中只有两个提议被拒绝,说明当提议者给出的奖金数额为零时,回应者会毫

不犹豫地拒绝。

C.第二次试验中,提议者给出的平均比例比第一次实验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第二次有小

于1 马克的提议。

D.第二次试验中,三个回应者拒绝了1 马克的提议,此外小于1 马克的提议和一个3 马克

的提议也被拒绝了。

7.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实验表明,人们在社会情境下的决策行为,并不总是遵循“利益的最大化”的原则。

B.实验证明,只有在较小的奖金数额下,人们才会在自己获利的同时考虑对方的感受。

C.最后通牒博弈实验为人们研究社会决策行为,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若干有待思考的问题。

D.最后通牒博弈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控制性,能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实验者反复验证。

www.kmf8.com

本文导航

1、首页2、阅读3、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 题(6 分)

赵希錧,字君锡,旧名希哲,登庆元二年进士第。少扶父丧归,道遇寇,左右骇散,

希錧拊棺恸哭不慑,寇义而去。学于陈傅良、徐谊,既.举进士,调汀州司户。峒寇李元砺方

起,汀人震惧,郡会僚佐议守城,希錧下坐无一语,守异之曰:“不言得无有所见乎?”希

錧曰:“守城非策也,距城三十里有关曰古城,若悉精锐以扼其.冲,贼不足虑矣。”守以付希

錧,人为.危之。希錧至关,审形明间,申令谨候,分画粗定,贼已遣谍窥关。希錧得谍诘之,

纵其举火相示,而羸师以误之。夜半,贼数百衔枚突至,希錧严兵以待。贼且至,始命矢石

俱下,贼无一免,余党闻风而遁。希錧引还,老稚罗拜相属.,希錧繇他道以避之。事闻,诏

升州推官,治疑狱,决滞讼,摄下邑,弭乱卒。去之日,军民遮道泣送者数十里。

调主管夔州路转运司帐司,疏大宁盐井利病,使者上诸朝,民便之。改知.玉山县,未行。

授大理寺丞,迁大宗正丞,权.工部郎官。宗姓多贫,而始生有训名,为人后有过礼,吏受赇

亡艺,莫敢自陈,希錧白其长推行之。会朝议,燕邸近属赴朝参者少,命希錧易班,希錧力

辞,弗克。特换授吉州刺史、提举佑神观。未几,廷臣言宗姓换班人尝举进士,请视朝士,

听轮对。于是希錧次对时首论:“今日多事之际,而.未有办事之人。臣非敢厚诬天下以为无

人,患在选择未得其道、器使未当其才尔。”授成州团练使,赐金带,令服系。以宝玺推恩,

进和州防御使。

理宗即位,进潭州观察使,以公族近邸,恩特加厚。又进安德军承宣使。希錧引对,言:

“初政急务,莫先于.明道,总治统,收人心。”上为动容。越明年,论祠祭不蠲,禁卫不肃。

慈明宫上寿,升节度,封信安郡公。卒,遗奏闻,上震悼辍视朝,赐含敛,赠以金币。

希錧风资凝重,胸抱魁垒,扬人之善,不记人之过,急人之难,不忘人之恩。居官,祁

寒盛暑未尝谒告,衣食取裁足而已。追封信安郡王。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既.举进士,调汀州司户 既:已经,……之后

B.希錧引还,老稚罗拜相属. 属:嘱托,嘱咐

C.改知.玉山县,未行 知: 掌管,管理

D.迁大宗正丞,权.工部郎官 权: 暂时代理或兼任官职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若悉精锐以扼其.冲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游之乐也

B.守以付希錧,人为.危之 父母只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C.今日多事之际,而.未有办事之人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D.初政急务,莫先于.明道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23 分)

四、(31 分)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事闻,诏升州推官,治疑狱,决滞讼,摄下邑,弭乱卒。

○2 臣非敢厚诬天下以为无人,患在选择未得其道、器使未当其才尔。

11.结合文意,总结赵希錧这个人物形象的特征。(4 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3 分)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於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怕声下气不

惮的劳,以致甘膜,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

《颜氏家训•勉学篇》

13.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山 行

戴复古

度岭休骑马,临渊看网鱼。

木根高可坐,岩石细堪书。

谷鸟鸣相答,山云卷复舒。

儒衣人卖酒,疑是马相如。

(1)该诗首联有何特点?请做简要分析。(4 分)

(2)简要赏析第三联的写作手法。(4 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其中六道作答,6 分)

(1) ,任重而道远。 (《论语》)

(2) 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3) 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4)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5)悦亲戚之情话,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7)寒衣处处催刀尺, 。 (杜甫《秋兴八首》)

(8)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五、(22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 题

时光涂抹的油漆

周玉洁

(1)在城西我家老屋里,放着一把木质的老圈椅。估计打那把圈椅的木匠手艺不精,

也或许因为木料的欠缺,或是因为贫寒人家用,不必那么精细,所以那椅子的椅背和扶手连

在一起,被简化成了一个半圆。靠背是无屏的,省了雕花镂空的工艺,甚至连漆也不上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语文复习 - 高三语文试题
上一篇:高三第一轮复习试题:欧也妮·葛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