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大,类型多,质量较低,主要集中于西半部。
3、草地数量。
根据新近草场资源调查资料,我国草地资源约4亿hm2,其中天然草地面积约3.92 亿hm2,可利用草地3.12亿hm2;我国天然草地主要分布于北部、西部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0mm的半干旱、干旱地区,部分零星分布在南部与中部地区。据调查资料,北部和西部 10个省区的天然草地约有3.16亿hm2,约占全国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0%,可利用面积近2.5亿hm2,其中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为最多,其次是四川西部、甘肃、黑龙江。
4、草地质量。
目前对草地质量评价有两种方案。
第一方案是较广泛采用的全国草地调查的方案,根据草丛质量划分五个等,又根据产草量划分八个级,按此方案全国缺乏一等一级组合优质高产的草地。
第二方案是兼顾草丛质量与产草量及生态条件的综合评价,按此方案全国草地分为三等:
等级 自然条件与主要类型 占比例
一等草地 最适宜于放牧饲养、草质好、产草量高,这类草地以草甸
草原与草原为主 12.85%(占全国
草地面积)
二等草地 一般适于牲畜放牧饲养,草质较差或产草量较低,这类草地以荒漠草原类型为主 38.93%
三等草地 勉强适宜牲畜放牧饲养草质很差或产草量很低,这类草
地以荒漠。沙生、盐生、沼
泽和南方灌丛草地等类型为主 47.86%
此外尚有不宜牧草地约占0.36%。中下等草地合计占87.15%,我国天然草地质量不高。
(五)内陆水域与沼泽
内陆水域(0.176亿hm2) 水域面积 约占总水域面积
江河面积 0.08亿hm2 45%
湖泊面积 0.053亿hm2 30%
水渠池塘、水库 0.044 hm2 25%
海洋水域4.73亿hm2 水域面积 约占总水域面积
水深小于 200m的大陆架 1.5亿hm2 31.7%
海岸带面积 0.14亿hm2
沿海滩涂面积 0.013~0.02hm2
全国沼泽面积约0.1亿hm2。分布在东部地区为0.075亿hm2,其中东北地区约0.05亿hm2,西部地区为0.025亿hm2,其中青藏高原约为0.02亿hm2,北疆山地约为50万hm2。
四、中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1、北方地区:平原多,宜农耕地多,宜林土地多,煤炭、石油多,热量少,水分少
2、南方地区:平原少,宜农耕地少,宜林宜牧土地多,磷矿、有色金属矿多,热量多,水分多。
3、西北地区:沙漠广,宜农耕地少,宜牧土地多,煤炭、石油多,干旱多风沙,热量少,光照强。
4、西南地区:山地多,宜农耕地少,宜牧宜林土地多,水能丰富,气候湿润,热量少。光照弱,垂直地域差异显著。
第三节 水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一、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水资源由天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
(一)降水
中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1889×108m3,年平均降水量648mm,低于世界大陆平均水平伯834mm。降水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
(二)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 数量 面积km2 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比例
河流 5万多条(S>1000km2) 外流区: 64%
内流区: 36%
湖泊 2300多个(S>1km2) 7.18 万 0.8%(淡水湖泊约占总储量的1/3)
冰川雪盖 (固体水库、大陆性冰川) 5.85万 约占全国年径流总量的2%
沼泽 东北区、青藏高原和新疆
山地沼泽、东部平原和沿
海沼泽区 11万 1.15%
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永久雪盖。我国有纵横交错的河网,星罗棋布的湖泊和巨大的冰川、雪山,全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有50000多条,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有1600多条。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300多个,湖水面积约为7.56万平方公里;冰川和永久雪盖总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储水量约为29640亿立方米,年消融总水量约为490亿立方米。
我国的领土广阔,地形多样,气候复杂,自然环境地区差异很大。处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河川径流,具有不同的时空变化规律和水文特征。首先来看我国的水系和流域。我国水系的分布很不均匀,绝大多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具有河网众多,水系多样,水量充沛,水资源丰富等特点。在非季风区,因降水稀少,径流贫乏,河网很少。
1、外流区和内流区
河流 概念 面积(万km2) 发源地 补给类型 归宿 分界线
外流河 直接或间接流人海洋 612 青藏高原东南缘 雨水 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与400毫米等雨量线一致,北起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婉转延伸,经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最后到西南国境线
内流河 注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 348 局部山地 冰川、雪水 (闭流区)
2、主要河流
主要河流 发源地 全长km 河段 流域面积km2 占全国径流量% 河道、水文特征 归宿 治理
长江 唐古拉山 6397 -宜昌-湖口- 180万 35.1 支流多、湖泊多、落差大、流量大、汛期长 东海 加固防洪大堤、兴修水利工程
黄河 巴颜喀拉山 5464 -河口镇-孟津- 75.24万 2.4 含沙量大、有冰期、水量不稳定 渤海 兴修水利工程、引黄淤灌
珠江 马雄山 2210 -石龙-梧州- 44.2 12 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 南海 河流梯级开发
京航运河 北京-杭州 1794 -海-黄-淮-长-钱- 济宁以南通航
3、西部山区冰川融水径流量分布
我国冰川融水径流量最大的山区是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以东),其次是喜马拉雅山和天山,三者合占全国冰川融水径流量的61.9%。论省区,山岳冰川面积最广的是西藏和新疆,二区合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90.6%,冰川融水径流量占91.4%。新疆境内,冰川融水占河川径流量的24.2%,西藏和甘肃分别占15%和13.1%,成为各区径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4、湖泊
我国的湖泊除了天然湖泊外,还有数以万计的人工水库。按成因可分:沟造湖、断层湖、堰塞湖、河迹湖、海迹湖、岩溶湖、冰川湖、火口湖等。
我国的五大湖区
A、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湖泊 面积km2 占全国湖泊面积% 主要湖泊 湖泊密度 成因 特点
东部平原湖区 23430 31 鄱、洞、太、洪、巢 最大 河迹湖和海迹湖 湖底平坦,湖水不深
东北平原、山地湖区 4340 5.7 五大莲池 地壳沉降、被遗弃河段积水、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有不透水层 浅小,含盐成分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高三地理教案:中国地理自然结构专项
- › 高三地理竞赛试题练习
- › 高三地理摸底试题整理
- › 高三地理补考试题练习
- › 2016高三地理模拟试题测试
- › 2016高三地理摸底试题测试
- › 2016届高三地理月考试卷练习
- › 高三地理综合试题:我国西气东输
- › 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练习
- ›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练习
- › 高三地理期中考试卷练习题
- › 高三地理教案:生物多样性保护
- › 高三地理教案:区域农业发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地理教案:中国地理自然结构专项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地理教案:中国地理自然结构专项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地理教案:中国地理自然结构专项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地理教案:中国地理自然结构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