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三学习辅导高三化学复习高三化学教案高三化学教案:无机推断常见突破口教案» 正文

高三化学教案:无机推断常见突破口教案

[10-20 00:46:57]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三化学教案   阅读:8220
概要: 答案:(1)H2+S H2S(写成可逆反应也正确)。(2)H2SO3 + 2H2S=3S + 3H2O。(3)C+2H2SO4(浓) CO2 ↑+2SO2 ↑+2H2O或Cu+ 2H2SO4(浓) CuSO4 +SO2 ↑+ 2H2O等。(4)①H2SO3 +2OH— = SO32— + 2H2O。②大于;Na2SO3溶液中SO32-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③增大;升高温度促进Na2SO3溶液的水解。7.由Fe2O3、Fe、CuO、C、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1)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通入CO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2)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Ⅰ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的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
高三化学教案:无机推断常见突破口教案,标签:高三化学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答案:(1)H2+S H2S(写成可逆反应也正确)。

(2)H2SO3 + 2H2S=3S + 3H2O。

(3)C+2H2SO4(浓) CO2 ↑+2SO2 ↑+2H2O或Cu+ 2H2SO4(浓) CuSO4 +SO2 ↑+ 2H2O等。

(4)①H2SO3 +2OH— = SO32— + 2H2O。

②大于;Na2SO3溶液中SO32-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③增大;升高温度促进Na2SO3溶液的水解。

7.由Fe2O3、Fe、CuO、C、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

(1)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通入CO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

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Ⅰ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的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向Y中通入过量的Cl2,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

(4)取Y中的溶液,调节pH约为7,加入淀粉KI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2molI-时,共转移3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另取原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Y中的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各组合中物质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给物质,包括Fe2O3,Fe,CuO,C,Al,根据(1)中现象,可知不含Al,Y为亚铁盐溶液,固体为Cu和Fe;Z为一种气体时,浓酸为硫酸,其:C+2H2SO4(浓) CO2↑+2SO2↑+2H2O,通过碳酸氢钠后,气体只有CO2, 若是两种气体时,浓酸为硝酸,C+4HNO3=CO2↑+4NO2↑+2H2O,通过水后,气体为CO2和NO;向Y中通入过量氯气,生成的FeCl3逐渐与铁粉和铜粉反应生成CuCl2和FeCl3,溶液阳离子为Cu2+,Fe3+和H+;氯化亚铁溶液中加淀粉碘化钾和H2O2时,其反应为:2Fe2++3H2O2+4I-=2Fe(OH)3↓+2I2;原样品中加足量稀硫酸,Y溶液中不出现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不存在铁和铝,故其可能组合为:CuO和C或CuO、C和Fe2O3。

【答案】

【模拟组合】

1.有一种白色粉末由等质量的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分别取适量该白色粉末置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

(1)逐滴加入6mol•L-1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加热试管中的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滴凝结

(3)逐滴加入6mol•L-1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试管中还有白色不溶物

下列混合物中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是 ( )

A.NaHCO3、AgNO3 B.BaCl2、MgCO3

C.NH4HCO3、MgCl2 D.CaCl2•6H2O、Na2CO3

【解析】根据实验(1)可排除A组。根据实验(2)可排除B组。根据(3)分析C和D组,只有D组中的氯化钙可以跟硫酸反应留下的白色不溶物硫酸钙(硫酸钙微溶)。所以选D。

要注意,作为选择型推断题,也可以从选择项入手进行验证,逐项判断跟题干中各个条件是否吻合。

答案:D。

2. A、B、C是三种短周期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

据此判断:

(1)在甲、乙两种化合物中,不含有组成A元素的化合物是_________,不含组成B元素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用“甲”、“乙”填写)。

(2)单质A是_____________(填“金属”、“非金属”或“既可以是金属又可以是非金属”)。

(3)若单质A是___________,则单质B、C分别是______________;若单质A是________,则单B、C分别是_____________;若单质A是___________,则单质B、C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图中可发现下列反应关系:“单质B+单质C→化合物甲”,故甲中不含A元素;“单质A+单质C→化合物乙”,故乙中不含有B元素。

(2)从图示信息进行转换,可提炼出“单质A+ 化合物甲→单质B+化合物乙”该反应属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有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金属单质置换出金属单质。结合铝热反应可获得下列各种可能:(a)A为铝、B为铁、C为氧气等(铝与金属氧化物如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氧化铜、二氧化锰、五氧化二钒等多种氧化物进行的反应,因而可得出多组答案。但由于题中限定了是短周期元素,可排除这些可能性)。

第二种情况:非金属单质置换出非金属单质。结合一些反应实例可获得答案(b)A、B、C依次为(下同)Cl2、S、H2;(c)O2、S、H2;(d)F2、O2、H2。(还可进一步分析:反应中单质表现了何种性质?总结出:氧化性A>B。)这样,就可进而获得更多答案(e)Cl2、Br2、H2;(f)Cl2、I2、H2;(g)Br2、I2、H2;(h)I2¬、S、H2;(I)C、H2、O2(制水煤气);(j)C、Si、O2(工业上制硅);(k)Br2、S、H2;(l)Cl2、N2、H2;(m)Si、H2、F2。

第三种情况:金属单质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4)Mg、C、O2。

第四种情况:非金属单质置换出金属单质。(o)H2、Cu、O2;(p)H2、Fe、O2;(q)C、Cu、O2(由于铁、铜等不是短周期元素,所以不合题意)。

答案:(1)甲;乙。(2)单质A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

(3)可以有多组答案(见思路精析)。

3.阅读下列信息:

Ⅰ.表中①~⑥为短周期元素及相应氢化物沸点的数据:

元素性质 元素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氢化物的沸点(℃) -60.7 -33.4 100 -87.7 19.54 -84.9

最高化合价 +6 +5 +5 +7

最低化合价 -2 -3 -2 -3 -1 -1

A、B、Y均为上表中的元素。

Ⅱ.X是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金属元素。

Ⅲ.X与Y可形成化合物XY、XY2,二者可用于接触法制备强酸甲;

Ⅳ.A与B可形成化合物AB、AB2,二者可用于制备强酸乙。

请回答:

(1)写出一个表中所含电子数不同的两种氢化物之间的反应方程式 。

(2)元素①氢化物的沸点低于元素③氢化物的沸点原因是 。

(3)下列有关强酸甲、乙说法正确的是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三化学教案高三化学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三学习辅导 - 高三化学复习 - 高三化学教案
上一篇:高三化学教案:镁和铝复习考点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