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中语文知识大全高中语文学习方法高二语文学习方法:话题作文写作实用对策举隅» 正文

高二语文学习方法:话题作文写作实用对策举隅

[10-20 00:38:14]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阅读:8103
概要: 同时要注意作文的观点要一定正确,这一点绝不能含糊。要注意避免出现思想感情格调低的问题,不要表达不正确、不健康的思想感情。话题作文虽不明确限制思想感情的发挥,但低调的、颓废的思想感情始终是不好的。鼓励学生正面表达思想,当然也不是要求同学唱高调,也不反对用求异思维反弹琵琶,反面立意,主张“以正为主,以反附之”的方法。反面立意要注意,不能为反求反,必须注意话题本身的合理性和辨证性,才不会把读者引入误区。四、善于大题小做、化大为小应试作文,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内容空洞,泛泛而谈。由于话题作文规定了一个很大的范围,学生可能会觉得有很多话可说,可时间紧迫,一紧张,又不知从何说起,来不及深思熟虑就匆忙动笔。写到后来,觉得还漏掉什么就补写什么,这样一来文章就显得乱,就显得空。如2000年北京安徽春季招生卷“世纪征稿”,一不细究就写成“20世纪人类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进步”的回顾或“20世纪所遭受的困扰与危机”的忧思录,因此将大题目写小写细写准是必不可少的素养。所以应指导学生在仔细分析
高二语文学习方法:话题作文写作实用对策举隅,标签:学习方法大全,高中学习方法,http://www.kmf8.com

同时要注意作文的观点要一定正确,这一点绝不能含糊。要注意避免出现思想感情格调低的问题,不要表达不正确、不健康的思想感情。话题作文虽不明确限制思想感情的发挥,但低调的、颓废的思想感情始终是不好的。鼓励学生正面表达思想,当然也不是要求同学唱高调,也不反对用求异思维反弹琵琶,反面立意,主张“以正为主,以反附之”的方法。反面立意要注意,不能为反求反,必须注意话题本身的合理性和辨证性,才不会把读者引入误区。

四、善于大题小做、化大为小

应试作文,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内容空洞,泛泛而谈。由于话题作文规定了一个很大的范围,学生可能会觉得有很多话可说,可时间紧迫,一紧张,又不知从何说起,来不及深思熟虑就匆忙动笔。写到后来,觉得还漏掉什么就补写什么,这样一来文章就显得乱,就显得空。如2000年北京安徽春季招生卷“世纪征稿”,一不细究就写成“20世纪人类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进步”的回顾或“20世纪所遭受的困扰与危机”的忧思录,因此将大题目写小写细写准是必不可少的素养。所以应指导学生在仔细分析话题的同时,进行切分,使角度变小,使写作取材的范围缩小。面对范围很大的话题,可以采用“化大为小,以点写面”的方法,从话题所蕴涵的多、而杂的内容中选取一点,这一个点应是学生感觉有的写、写得出、写得好的一点,这一个点也应是动全身、知全貌的一点,这一个点最好也应是有新意的、别人想不到的一点。这样宽泛的大话题一经小切入,作文就容易写,容易写细,容易写透。如2002年上海卷《面对大海》这个大范围的话题,有考生就缩小为大海那边的台湾,文章通过看中国地图入手,巧妙地引出了台湾问题,想“越过这片海”,表达了众心盼归的愿望。也有同学缩小为大海中的一滴水,表达只有融入大海才有生命价值的主题。

www.kmf8.com

五、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作

“文体不限”、“文体自选”是话题作文的特点之一。这两年的高考作文既有生动形象的记叙,又有文情并茂的散文,还有剖析透彻的议论,甚至还出现了诗歌、戏剧等。不限文体,就是给学生很大的选择文体的自由。但也正是这种宽松,可能导致学生一下子拿不定主意。我究竟写什么体裁好呢?文体本无优劣之分,可有的学生,其形象思维能力本来就比不上逻辑思维能力,却偏偏就选写了抒情散文,这样无异于扬短避长。有的学生“浮想联翩”,不着边际;有的学生则苦于“不限”二字,犹豫不决;有的又忘记了文体的规范,写出了非驴非马式的“杂交文”。其实高考话题作文不限文体,并不表示不要文体,学生应该是选定一种文体来写。面对“文体不限”,应如何快速选择文体呢?我认为应注意如下几点:

1.考虑该题最适合写哪种文体。有些题目对选择哪种体裁更合适是有侧重的。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最好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要写成议论文就比较困难。

2.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

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可以扬长避短,写你最熟悉、最擅长的体裁。形象思维发达,擅长于构思情节、刻划人物,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同学可选记叙文来写,甚至可以写小说、寓言、童话等文学体裁。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辩,善于议论说理,有哲理思辨能力的同学可选议论文来写,或者夹叙夹议。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平时作文就文采飞扬的同学可去写散文。

3.要考虑自己用哪种文体写所拥有的材料最充足。如果缺乏材料的话,即使自己擅长的文体,也只能放弃。

4.要善于发挥自己在考场上的灵感,即自己在接触题目的那一瞬间所引发的兴奋点,所产生的联想,但要注意不能偏离题旨。

5.考虑用哪一种文体写,最能写出深度和新意。

文体的选择除了常规文体,如议论文和记叙文外,还可以借鉴其他样式的文章格式,如借鉴新闻、就诊报告、书信、影视剧本、寓言,此外,还有小小说、会议记录等多种形式。移花接木,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借鉴的文体必须是考生熟悉的,不能一知半解,写出“四不像”的文章

六、要有醉人的写作文采

应试写作需要有新颖的意旨,独到的见识,但这些构思就象游鱼,难以把握,想明白的未必说明白,说明白的未必写明白,写明白不一定能写生动。甚至与自己原来的意愿大相径庭。由此可见,从构思到成形,不借助工具是不行的,而这个工具就是语言。如果没有语言的支持,再好的主题也难以存在,再好的思想也难以表现,再好的情感也难以寄托。因而要让自己的文章出类拔萃,还须增强语言的文采魅力。那样,学生怎样才能在作文中以自己优美的语言文采使人为之陶醉呢?首先在平时要注意多欣赏文情并茂的优秀文章,背诵一些古诗词,以积累知识,丰富词汇。而在写作时就要会恰当地使用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运用一些古诗词名句,善于借助一些描写性、抒情性的语句,这样既可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而且也可平添文章的色彩与气势。此外还要注意表达方式的转换,句式变换,叙述议论抒情相间,长短整散并用,这样的文章能不使人由衷地赞美吗?

同时一篇文章要有点份量,没有闪光有力的语言是不行的。在文章中要会锤炼出一句或几句警策性、深蕴哲理,富于启迪意义的语句。由于语言的精粹与警辟,常常能使全文光彩照人,博得阅卷人的好感。可见锤炼语言,是很重要的。当然如果临时自己写不出这样的警言妙句,那就要善于“借光”,在关键处恰当引用了一两个名言警句,也同样会使文章生辉。

通常独特句子具有以下特点:或以哲理取胜,或平凡中见真情;或含蓄隽永,或淋漓尽致;或整齐匀称具有对称美,或参差鲜活充满灵气;或幽默风趣,或见解独到。

七、拟出有特色的题目

题作文要求题目自拟,但是不少同学并未真正重视文章的拟题,许多学生通常都是先写正文,最后才胡乱安上个标题。有的虽然重视但拟不出好的标题来。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有一个好题目,便是成功的一半,常常能造成先声夺人的气势。

学生拟题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话题型。很多学生习惯以话题作标题。如2002年有同学题目是《浅议诚信》《小谈诚信》,虽然话题本身可以用来作文章的标题,但未必适合用来作标题,因为话题只是规定了一个很大的范围,若以此为标题可能就不够恰切。而且这些题目照搬照抄不能体现学生的创造才能,只能说是聊胜于无。二是论点型。如《选择诚信》《诚信是宝贵的财富》等,直接表明作者的观点,比话题型的题目要好,但趋于一般化,没有特色,没有意蕴,不吸引人。所以提倡运用一些技巧取一个吸引人的题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大全,高中学习方法高中学习网 - 高中语文知识大全 -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上一篇:积累――拓展语文学习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