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动词后加“于”:例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③“见……于……”: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④“为……所……”:例如——为仲卿母所遣。
⑤“为所”: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⑥施(主动)受(被动)同辞:和主动句的形式相同。例如——帝感其诚。 屈原放逐。
3、倒装句:
A、宾语前置: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一般要前置。 例如:客何为者?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一般要前置。 例如:乃入见,问:“何以战?”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这个宾语一般要前置。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用“是”、“之”、“唯(惟)……是……”、“唯(惟)……之……”、“唯(惟)……
之为……”作前置标志。
例如:将虢guó是灭,何爱于虞?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惟余马首是瞻。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唯奕秋之为听。
④一般叙述句宾语前置:例如:夜以继日。 一言以蔽之。 余是以记之。
⑤方位词作宾语前置:例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B、定语后置:
①中心词﹢之﹢定语: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②中心词﹢定语﹢者(助词):例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而送之。
③中心词﹢之﹢定语﹢者: 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马之千里者。
④中心词﹢而﹢定语﹢者: 例如——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C、介词结构(介宾短语、状语)后置:
例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赵氏求救于齐。
②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于)东西,隳突乎(于)南北。
③何不试之以足。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D、主谓倒装:例如: ①谁与(欤),哭者? ②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
③甚矣,汝之不惠(慧)!
4、省略句:(括号里的词是省略的)
A、主语的省略:
①对话省:例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事)甚急!”
②承前省: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③蒙后省:例如——(项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以得楚乎?”
B、谓语的省略:较少
①承前省:例如——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思)斯可矣。”
②蒙后省:例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③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知。
例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更不可除)。
七八个星(在)天外,两三点雨(在)山前。
C、宾语的省略:
①动词的宾语省略:例如——交戟之士欲止(哙),不内(哙)。
②介词的宾语省略:例如——竖子不足与(之)谋。
衣食所安,不敢专也,必以(之)分人。
D、兼语的省略:例如——①公为我呼(他)入,我得兄事之。
(使 令 让 请) ②以相如功大,拜(他)为上卿。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扶苏)外将兵。
E、介词的省略:
①省略“于”: 例如——沛公军(于)霸上。 舍相如(于)广成传舍。
- 文言文翻译常用的几点技巧
- › 高二语文学习:文言文翻译的十种方法
- › 2016高考一轮文言文翻译复习
- › 2016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
- ›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第一轮复习
- › 高三语文教案 文言文翻译的几种方法
- › 简述文言文翻译原则以及断句诀窍
- › 高中基础知识:文言文翻译原则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简述文言文翻译原则以及断句诀窍
- › 高二语文文言文翻译:苏轼《前赤壁赋》
- › 高中语文指导:赤壁赋原文及文言文翻译
- › 高中文言文学习: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要忠于原文
- › 高中文言文学习: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文言文翻译常用的几点技巧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文言文翻译常用的几点技巧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文言文翻译常用的几点技巧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文言文翻译常用的几点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