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都被编在这支军队里。
③行列,队伍
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出师表》)
——全都和他商量,一定能使队伍和睦融洽,好坏各得其所。
④辈份
汉天子,吾丈人行也。(《汉书·苏武传》)
——汉朝天子是我的长辈。
(2)量词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
——出门登车离去,痛苦的眼泪流个不停。
96.幸,xìng
(1)动词
①宠爱
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室,力能窃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而如姬最受宠爱,在魏王的卧室进进出出,有能力(办法)偷到兵符。
②皇帝亲临某处,又引申为宠幸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宫女们)长久的站立着,远远地凝望着,盼望着皇帝的驾临。
③希望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孔雀东南飞》)
——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我们不好就答应你。
(2)形容词,幸运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说》)
——那么我干这差事的不幸,远远不如恢复我的赋税的不幸那么严重。
(3)副词,侥幸、幸亏、幸而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现在情况紧急,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97.修,xiū
(1)动词
①修建,修造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
②修理,建造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在国内制定法律制度,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建造攻守的武器。
③整治,治理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
——对外结交孙权,对内整治政务。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什么这样呢?是为了尊重您这大国的威严,整治礼仪表示敬意啊。
④修养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我修养身心,使品行高洁已经有几十年了。
⑤修订,修改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
——议定的法律制度都要在朝廷上进行修订。
⑥编纂,编写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报任安书》)
——孙子受了膑刑,就编写了兵法书。
⑦学习,研究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五蠹》)
——所以圣人不求学习古人,不效法旧有的制度。
(2)形容词
①善,美好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原毁》)
——因此事情办好了,诽谤的言词就出现了,品德高尚了,谗毁的事情也就来到了。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离骚》)
――我的内在既有这样美好的品质,再加上良好的才能。
②长,高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原来是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成的。
98.徐,xú
(1)形容词,迟缓
不徐不疾。(《庄子·天道》)
——不快不慢。
(2)副词,慢慢地,缓缓地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促织》)
——于是在乱草中侧耳细听,慢慢行走,好像在寻找细针或小草一样。
99.许,xǔ
(1)动词
①答应,应允,听从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衡量这两个办法,宁肯答应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②赞同,赞成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③相信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诸葛亮)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没有人相信他。
④期望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
——要做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双鬓已先斑白。
(2)名词,地方,处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3)数词,表示不定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有二分左右。
(4)代词,这,这样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问它怎么能够这样清澈,是因为源头有活水不断地流来。
读音二:hǔ,象声词
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
——(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子时喊口号的声音,抢夺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一切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不有的。
100.阳,yáng
(1)名词
①山的南面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得名的。
②太阳,阳光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夕阳照着绿树青草,那普通的街巷,人们传说就是宋武帝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③古代哲学概念,物体的正面、前面,阴的对立面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
——所以查看房屋下面太阳或月亮照射的影子,就能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阴阳的变化。
(2)形容词
①凸起的,刻印时,线条凸起为阳文
②通“佯”,假装
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皆阳应曰……(《记王忠肃公翱事》)
——(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忠肃公无法办到……就假装答应说……
101.要,读音一: yāo
(1)名词,通“腰”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墨子·兼爱中》)
——过去,楚灵王喜欢细腰的人。
(2)动词
①通“邀”,邀请
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 高三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下)
- › 高三文言文复习教案:项脊轩志复习学案
- › 高三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下)
- › 高三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上)
- › 高三文言文阅读练习试题
- › 高三文言文阅读提分技巧 4大表达方式归纳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下)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下)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下)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