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中语文知识大全文言文赏析高三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下)» 正文

高三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下)

[10-20 00:38:14]   来源:http://www.kmf8.com  文言文赏析   阅读:8284
概要: ④使唤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人人都能够像使唤奴仆一样使唤他。⑤致使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阿房宫赋》)——致使天下的人,口里不敢说,心中却充满了愤怒。⑥出使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廉颇商相如列传》)——您实在找不到人的话,我愿意捧着宝玉前去出使。(2)名词①使命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希望您稍微宽容他一下,让他在您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②古代官名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使者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廉颇蔺相如列传》)——您派一个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刻(派人)捧着宝玉来了。(3)连词,假使,如果使人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假使人们所憎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还有什么不能采用的呢?72.是,shì(1)形容词,正确的
高三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下),标签:文言文阅读,高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kmf8.com

④使唤

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人人都能够像使唤奴仆一样使唤他。

⑤致使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阿房宫赋》)

——致使天下的人,口里不敢说,心中却充满了愤怒。

⑥出使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廉颇商相如列传》)

——您实在找不到人的话,我愿意捧着宝玉前去出使。

(2)名词

①使命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希望您稍微宽容他一下,让他在您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②古代官名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使者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您派一个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刻(派人)捧着宝玉来了。

(3)连词,假使,如果

使人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假使人们所憎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还有什么不能采用的呢?

72.是,shì

(1)形容词,正确的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实际上我走上迷途并不太远,已经觉悟到现在退隐是正确的而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了。

(2)动词

①认为……正确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问说》)

——认为自己正确,别人错误,这是世俗人的共同的毛病。

②是,表判断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

(3)代词,这,这个,这样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钟山记》)

——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

(4)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冉求!这恐怕该责怪你吧?

73.适,读音一:shì

(1)动词

①往,到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

②女子出嫁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我们这)贫贱人家有这么一个女儿,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家门。

③顺从,适合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

——怎样处理都顺从哥哥的意思,我哪能自作主张。

(2)形容词,舒适,满足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乐游原》)

——傍晚心情不舒畅,驾着车登上了这个古原。

(3)副词

①恰好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雁荡山》)

——从上面看雁荡山,(最高峰)恰好和地面相平。

②刚刚,刚才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刚刚得到太守的书信,明天就来迎娶你了。

读音二:zhé

动词。通“谪”,被流放或贬职。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征调贫民九百人,强迫他们到渔阳去戍边。

74.书,shū

(1)动词。书写,记载。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回头叫赵国御史写道。

(2)名词

①文字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士兵买鱼烧煮来吃,见到鱼肚子里的字条,本来就已经觉得很奇怪了。

②书信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石壕吏》)

——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打仗死了。

③文书,名册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征兵的名册一卷又一卷,每一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④书籍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我家贫困,没有办法买到书来看。

⑤特指《尚书》,也可泛指一切经书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五人墓碑记》)

——然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也没有受到诗书的教导。

75.孰,shú

(1)动词

①煮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晋灵公不君》)

——厨师炖熊掌未熟,便被杀掉了。

②成熟

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荀子·富国》)

——冷热适合节气,五谷就会按照时令成熟。

(2)形容词,仔细,周详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希望您和您的群臣仔细商量这件事。

(3)疑问代词,谁、什么、哪一个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

76.属,读音一:shǔ

(l)名词

①类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②等,辈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成为他的俘虏。

③亲属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与妻书》)

——总是希望天下的有情人都能成为夫妻。

(2)动词

①隶属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十三岁就学成了弹琵琶,名字隶属于教坊的第一部。

②管辖,掌管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病)在骨髓里,那就是主管生命的神所掌管的了,(我)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③系,是

而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谭嗣同》)

——而且营、哨的各级军官,也大多是(荣禄的)老部下。

读音二:zhǔ

动词

①接连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

——然而亡国破家的事情一件连着一件。

②跟随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史记·项羽本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Tag:文言文赏析文言文阅读,高中文言文翻译高中学习网 - 高中语文知识大全 - 文言文赏析
上一篇:高三文言文120个实词详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