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乃尔
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例:作计乃尔立。【(自杀)的想法竟然就这样决定了。】(《孔雀》)
Q
25.岂…邪(yé,或“欤”、“与”、“耶”、“哉”、“乎”…)?
表反问,难道…吗?例: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难道不是从长计议希望她有了子孙可以代代相继(在燕国)做王吗?】(《触》)\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哪里敢反叛呢!】(《鸿》)\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伶》)
26.其…其…乎(邪、也…)?
是…还是…呢?例: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其然乎?其不然乎?【话有说完的时候,哀痛之情却不可终止,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祭》)\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空苍茫湛蓝,这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空)高旷辽远而没法看到尽头呢?】(《逍》)
27.且夫
再说,而且。例: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逍》)
R
28.然而
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例: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但她却眉头不展,穿戴黯淡而无光彩。】(《柳》)\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老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却不能称王的,是没有的事。】(《齐》)\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但是成功和失败(与常理)不同,功业相反。】(《过》)
29.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例: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既然这样,那么即使玷辱它而称它为愚溪,也是可以的。】(《愚》)\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贪暴的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六》)
30.如之何…?
怎么能…呢?例:如之何其废之?【怎么能废弃呢?】(《子路从而后》)
31.如…何?奈…何?
拿…怎么样呢?例:尔能奈我何?【你能拿我怎么样?】
S
32.是故
所以,因此。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不论地位高还是低,不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师》)
33.是以
因此,因而。例: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我因此记下这件事,为的是叹惜郦道元(记事)的简略,也嘲笑李渤见识浅陋啊。】(《石》)
34.庶几
大概,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大王(果真)很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大概治理得差不多了吧……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庄》)
35.孰与…?
与…相比,哪个…?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廉》)\吾孰与徐公美?【我和徐公比哪个更美?】(《邹》)
36.孰谓…?
谁料到…?例: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唉!谁料到你竟突然去世离开了我啊!】(《祭》)
37.虽然
虽然如此,即使如此,尽管如此。例: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虽说如此,我从今年以来,灰白的头发有的变成全白了,松动的牙齿有的已经脱落了。】(《祭》)\虽然,犹有未树也。【虽然如此,他还是有未曾建树的。】(《逍》)
38.所谓
所说的,所认为的;所称的。例: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等到已经到了这步田地,(还)说自己没有受辱,是人们说的厚脸皮罢了。】(《报》)\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原因就是君王所认为的忠臣并不忠,他所认为的贤才并不贤能。】(《屈》)\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也。【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的事)。】(《邹》)
39.所以
a.表凭借(手段、工具、条件、方式、动作行为的状态等):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即使时代不同,世事变化,(但)人们产生感触的原因,其(内含的)情致是一样的。】(《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就是靠他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师》)\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我对待侯生算是够周到了。】(《信》)
b.表因果: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我之所以不回拜答谢,(是因为我)认为小礼节没什么用处。】(《信》)
W
40.往往
处处,到处;常常。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常常有心得。】(《游》)\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庭院)内外开了许多小门,隔墙到处都是。】(《项》)\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近来得了软脚病,时常疼得很厉害。】(《祭》)
41.唯…是…
倒装结构:例:“惟(T唯)命是从”
42.为…所…
被。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刘邦)俘虏!】(《鸿》)
43.未尝
从来没有;不曾。例:问所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问他跟谁一起吃喝,他说的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可从来也不曾有地位高名望高的人到家里来。】(《齐人》)
44.谓…曰…
对…说,告诉…说;把…叫做…例:相如谓臣曰…【相如对下臣说…】(《廉》)
45.谓之
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例: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褒禅山也称为华山。】(《游》)\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可以用溪水来染色,根据它的功能命名这条小溪,所以称它为染溪。】(《愚》)
46.无宁,毋宁
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例:不自由,毋宁死。【没有自由,宁可去死。】??
47.无以
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无法…
例: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军中没什么可以助兴,请让臣舞舞剑吧。】(《鸿》)\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不一步一步地积累,无法到达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小的水流,不能形成江海。】(《劝》)
- 高中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解释
- › 高中文言文的指导:梅的古诗词欣赏
- › 高中文言文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
- › 高中文言文赏析:兰亭集序
- › 高中文言文赏析:秋水
- › 高中文言文:《劝学》原文和译文
- › 高中文言文赏析:寡人之于国也
- › 高中文言文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 高中文言文赏析:《触龙说赵太后》原文和翻译
- › 高中文言文赏析: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和翻译
- › 高中文言文赏析:勾践灭吴原文和翻译
- › 高中文言文赏析: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和翻译
- › 高中文言文赏析:《种树郭橐驼传》原文翻译注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解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解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解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中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