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二学习辅导高二语文辅导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娓娓与喋喋学案» 正文

高二语文教案:娓娓与喋喋学案

[10-20 00:48:13]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二语文教案   阅读:8794
概要: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于《余光中诗选》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
高二语文教案:娓娓与喋喋学案,标签:高二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于《余光中诗选》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2. 余光中的散文

余光中从写诗步入文坛,同时又以他的诗心史笔为文坛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余光中曾说诗和散文是缪斯的左右手,而他自己则是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纵然写诗早于写散文,文坛上对余的诗名的评价也胜过文名,余光中本人还是认为自己“左手的缪斯”比“右手的缪斯”要“成熟得早”。他还就此说过“散文不是我的诗余。散文与诗,是我的双目,任缺其一,世界便不成立体。”可见,余光中对诗与散文并没有特别地偏爱哪一方,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散文有着诗的质感。同时,余光中的生命和艺术交织着许许多多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忧患和欢乐,耻辱和荣光,这一点在他的散文中也有明显的表现。

作为一位散文家,余光中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大家。“五四”以后,白话文中诸家并起,在二三十年代的文坛上,散文显得比其他文类都要繁荣兴旺。几十年后,鲁迅那句“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成为了论者的口头禅。当时的台湾散文大体上还是中国古典式和“五四”白话散文的流风余韵,但现代诗、现代小说等大多数的文艺形式都在接受现代化的洗礼,在这种革新与脱胎换骨之际,散文显得相当保守。这个时候的余光中凭借着他笼括现代艺术的深广美学视野和民族经典浸渍中培植起的纯正语感,以现代诗人的敏感和西方现代主义的精神,对五四以来白话散文的美学价值作大胆的质疑,提出要“剪掉散文的辫子”。在《剪掉散文的辫子》一文中,余光中说“要把散文变成一种艺术,散文家还得向现代诗人们学习”,他提到了三种不可取的带辫子的散文:一是食洋不化或食古不化学者的散文,不文不白,夹缠不清;二是花花公子的散文,伤感造作,犹如华而不实的纸花;三是浣衣妇的散文,清汤挂面,太淡太素。针对当时文坛上散文的这种状况,余光中提出了现代散文的标准:弹性、密度、质料、用典。弹性,主要着眼于句法,“是指现代散文对于各种文体各种语气能够兼容并包融合无间的高度适应能力”。同时也可用于文体上,文体不必过于拘泥,可以大胆创新。密度,“是指现代散文在一定的篇幅中满足读者对于美感要求的分量。”他要求散文具有诗质,力求篇无废句,句无废字。在余光中的散文中,我们也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他常运用的繁复意象以及时空的映叠,交替和压缩都是加大散文密度的好方法。质料,“是指构成全篇散文的个别的字或词的品质”,是词汇的品味。用典,是指把古典文学的意境、氛围、情调纳入现代心灵之中。同时,用典要用活典,这样才会使典故与作者的经验结合为一个全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创造。余光中对“现代散文”的阐述代表了他对散文艺术的追求,在当时迷雾层层的文坛里闪现出了智慧与灵性的光芒。同时,在余光中四十年的散文创作中,他始终坚持着这种追求,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基本上印证了他的“现代散文”的理论,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3. 文本品读

《娓娓与喋喋》是一篇精彩的小品文。作者对两人对话、几人聚谈、自我的沉思默想等说话形式的分析鞭辟入里,或妙语解颐,或善意揶揄。作者的学识、智慧、才情、文采自然流露,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品味。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说人的一生说的话很多,说话的多少、目的等因人而异。第二部分是主体,主要是对两人说话、几人聚谈、自我的沉思默想三种形式进行分析。其中在对几人聚谈的谈话形式进行的分析中,作者的学识、智慧、驾驭语言的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众人兴之所至,七嘴八舌,或轮流坐庄,或旁白助阵,或争先发言,或反复雄辩,或怪问乍起而举座愕然,或妙答迅接而哄堂大笑”文言与白话交融,排比修辞的运用,足见其深厚的文字功力。“真的是tete-a-tete还不够,必得nose-to-nose才满足”,则显示出作者幽默、讽刺的智慧。同时还运用了不少成语、古诗句、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或化用,或活用,或引用,表现了娴熟的语言技巧。如“就地取材”“回其天鹅之颈,伸其长舌”“远交不便,近攻得手”“肺腑深深深几许”“捉对儿厮杀”等等。

五. 考点分析及典型例题

鉴赏表达技巧:

(06重庆)18. 作者说“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对“村落”也“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联系上下文说明这样写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06江西)17. 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

(06辽宁)20. 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06福建)13. 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 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语文辅导 - 高二语文教案
上一篇:高二语文教案:论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