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小学家长专区艺术特长浅谈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 正文

浅谈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

[02-22 00:40:22]   来源:http://www.kmf8.com  艺术特长   阅读:8598
概要: 浅谈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一、美学的含义及美的本质的探讨(一)什么是美学。人类对于美的认识,从原始人开始就有了初级的爱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到了近代,对于美的研究已成为人们难以舍离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虽然是有意或无意的,由此美学理论应运而生。人都有美感的能力,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美感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形象的直接性和可感性。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美感就不存在。故此,美感是形象性、思想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体。随着美和美感的发展,出现了作为审美意识集中表现的艺术,在长期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艺术理论。因此,我们将美学定义为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科学。(二)美的本质。理论界将美的本质定义为:美是事物所具有的该事物的一定特性与社会人们意念正方向指向的极致部分高度和合而形成的关系属性。美这个词的中国含义,是使人感到愉悦的对象。美的事物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悦,就是由于里面包含了人类的一种最珍贵的特性——实践中的自由创造。由此,美产生于人的自由创造中,美只相对于人才有其意义。二、美学在生活中的体现有人说“美学”
浅谈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标签:艺术特长,http://www.kmf8.com

浅谈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

一、美学的含义及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什么是美学。人类对于美的认识,从原始人开始就有了初级的爱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到了近代,对于美的研究已成为人们难以舍离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虽然是有意或无意的,由此美学理论应运而生。人都有美感的能力,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美感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形象的直接性和可感性。离开了具体的形象,美感就不存在。故此,美感是形象性、思想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体。随着美和美感的发展,出现了作为审美意识集中表现的艺术,在长期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艺术理论。因此,我们将美学定义为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科学。

(二)美的本质。理论界将美的本质定义为:美是事物所具有的该事物的一定特性与社会人们意念正方向指向的极致部分高度和合而形成的关系属性。美这个词的中国含义,是使人感到愉悦的对象。美的事物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悦,就是由于里面包含了人类的一种最珍贵的特性——实践中的自由创造。由此,美产生于人的自由创造中,美只相对于人才有其意义。

二、美学在生活中的体现

有人说“美学”很“玄”,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美学”无处不在。审美知觉具有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等特点。

当我们在公园里散步时,不仅会看到绿色的草坪,造型别致的假山,还会听到小鸟的欢叫声,潺潺的流水声,而且还会意识到:这是由绿草、假山、溪流和小鸟等组成的美丽花园。这个有关花园的整体形象,体现了审美知觉的整体性。

人们在感知现实对象时,还会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来解释它并理解它。由于理解,就会使审美知觉更为深刻。相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实,对该事物审美知觉的内容就越多,认识也就越深刻。音乐家在欣赏交响乐的时候,肯定要比乐盲感受到的知觉内容要丰实。他们可以通过音色的高低、节奏的变化、指挥的手势等方面,来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深刻的情感内容。而这些对乐盲而言就毫无知觉上的美感。

美学上的理解是需要相关知识为依托的。专门的知识才会有专门的理解,只有深刻的理解,才会有充分的感受。由于理解,才会使得人们的知觉更加精确,并能大大加快认识的速度,拓展认识的宽度。人们在知觉条件改变以后,在一定的范围内,知觉的映象仍然会保持相对不变。

当人们在看一台圆挂钟时,尽管视角不同,落在人们视网膜上的图像,很可能是长方形、椭圆形,也可能是正方形,但人们总会把这台钟,感知为圆形。这就是审美知觉中的恒常性原理。这个原理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意义十分重大。它驱使人们在各种情况下,要按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从而使人们按对象的实际情况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违背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人治”行为,不仅是愚蠢的,也是丑陋的。之所以是丑陋的,归根到底是在违背客观规律的同时也违背了审美知觉的规律。

这就告诉人们:生活需要美,生活中并非缺少美,重要的是要拥有美的心灵和一双挖掘美和欣赏美的明眸。

三、美学素养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由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情感的开发与升华,只能通过情感的作用。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第二,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仅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从情感上产生爱好,才能心悦诚服,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见,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为一个有机体。

第三,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密切相关。从思维的发生学来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但也并非是绝对的,还要有合理的心理结构,才能将知识、道德转化为一种智慧。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书读得不少,人品也不错,可就是不会运用,甚至成为书呆子,这和平常缺乏美育教育,形象思维能力低,缺乏想象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四,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知识结构的综合化,而不囿于某一学科的单一知识,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教育的精髓是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智慧是从灵魂中引发出来的。智慧是知识、修养、经验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人的一种素质。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不管干哪一行,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不可能真正做好工作,成为优秀人才。事实也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1978年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拉索在回答“如何才能造就好的科学家”的问题时说过:“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涉及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广阔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看看动物园也有好处,可以帮助提高想象力......”。

从上面论述中可以看到,美育的社会功能在于全面培养人,它是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使个体成为一种立体。因此,美育着眼的是整个的人,是人的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美育能从更高的角度体现人的本质要求和理想。

[1] [2]  下一页


Tag:艺术特长艺术特长小学家长专区 - 艺术特长
上一篇:练琴的“十六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