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概念是比较抽象的,要想让孩子们很好的感知时、分、秒的概念,具有初步的时间感,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把生活紧密联系在数学的教与学中,让学生在活动或情境中真切的认识时间、体验时间。《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重视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相联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积极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以“一分能干什么”为载体,通过各种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知道1分=60秒。注重体验的层次性,使学生的每次体验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和收获。
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学生熟悉的活动,如口算、读书、写字、拍球、跳绳等,体验一分时间的长短,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尝试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在“一分钟口算”和 “一分钟活动”以及有关“一分能干什么”的信息介绍中,学生不仅从认知层面知道“一分能干什么”,而且体验到——按照他的水平做多少道口算(或其它事情)的时间大约就是一分,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的时间概念。
学生在先前的活动中充分体验了1分能做那么多的事情,初步建立一分大约有多长的概念后,自然过渡到准确的一分有多长。对于这一环节,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把较难的概念变成学生易接受的直观图象来突破重难点。首先让学生明确准确的一分需由钟表来掌握,从而引出对钟面的再观察和再认识;接下来对秒的认识,学生立足已有的数学基础,通过仔细观察,学生欣然发现:当秒针走一圈时分针正好走一小格,由此得出结论:1分=60秒。在此过程中,老师有意识的让学生大胆猜测、观察验证,最后得出结论,体现了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最后,让学生体验生活中自己能有效利用多少个一分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该怎样节约时间和有效利用时间。提升到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对时间的价值观念上,使本节课达到三维目标的完整。 <
Tag: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 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 《时、分、秒——秒的认识》活动课反思
- › 数学与生活同化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 ›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学反思集汇
- ›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学反思集锦
- ›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学反思集锦二
- › 《时、分、秒——秒的认识》活动课反思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时、分、秒——秒的认识》活动课反思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时、分、秒——秒的认识》活动课反思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时、分、秒——秒的认识》活动课反思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时、分、秒——秒的认识》活动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