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的开始设计时,我利用猜谜引入教学,积极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授部分:首先是认识钟面,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根据学生的讲述,用媒体随机演示;接着是认识时间: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时,又用媒体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的内在联系。然后是学习看钟表的方法;最后是掌握时间的写法,并能用这几种写法写出钟面上所指示的时刻。
在进行教学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给了我一个成功的启示,那就是教师不是要纯粹地教给学生怎样认,而是应该指导学生观察,感知要学的知识,然后说出来,引导大家讨论,最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有了实践的基础,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学习。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理解能力也有限,抽象的数学知识需要老师使之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kmf8.com ]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5、《时、分、秒》教学反思
"时、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我在教学中始终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观念。尽管学生在课上是初步研究有关时间的知识,但生活中学生对于时间已有了相当多的感性知识,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息息相关。
在课刚开始,我从四个方面的开始教学:一是认识种面,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根据学生的讲述,用媒体随机演示;二是认识时间: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时,又用媒体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的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认识钟面上时刻时,不是教师教给学生怎样认,而是指导学生观察,感知要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拨一个时刻,然后说出来,引导大家讨论,最后再有教师归纳总结。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有了实践的基础,另一方面学会学习。在练习时,我出示了一个可以拖动的钟面,随机拨出一个时刻,让学生正确说出所表示的时间,并让学生上来拨钟面,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对于教学难点着重练习,多次比较,找寻克服难点的好办法。
在课上我改革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的表示时间的方法,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激励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科学的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6、《时、分、秒》教学反思
时间观念的建立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由于我对学生的知识经验认识不够,导致本单元的测试异常糟糕。我以为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是生活经验中的经验比较容易理解,因而,为了节省“不必要的操作”,我只拿出一个时钟教具,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了解1大格和1小格的区分;了解1时=60分、1分=60秒……然后,进行常规性的练习,也取得“不错”的教学成果,但是,为什么测试后差别却是如此甚远?我反思发现有以下几点原因:
1、时间观念的建立,没有真正内化。因为,时间在我们的眼中已习以为常,我们会片面认为学生也会积累一定经验,但是我们的直觉有时也会出错。其实,在生活中,学生接触的时间不多,因为大多学生想知道现在的时间,不是通过自己去观察,而是直接问家长。又由于现在科技发展,大多数学生用电子表,使得接触时钟的机会就变得越来越少。在课堂上,我们又图方便,没有让学生亲身体验,人手一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内化知识,只靠教师单一的直观演示是不够的。
2、联系生活不够,实践操作缺乏。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时,我们应适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理解、内化这些单位时间,从而建立时间观念,如感受1时、1分和1秒的长短,观察自己什么时候起床,吃饭花了多长时间……,又如5刻与5分的区别,学生易于把2时5分拨成2时5刻,还有7时45分,可以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解答——五九四十五。不过,要最终建立时间观念,内化知识,还要多让学生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参与制作时间作息表等需要细心观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动手操作之前,还要注意让学生真正明确任务,带着问题去动手、去操作、去发现。
7、《时、分、秒》教学反思
时、分、秒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都用到,可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时间概念很模糊,不会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时间。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时间的概念,我深深地思索着:百闻不如一见,理论需要实践。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时间的计算单位,非得让学生亲自实践一下不可。于是,我打定了主意,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半径为半米的钟盘,把3条长短不同、颜色各异的布带固定在一根铁钎上做指针。
上课了,我让学生围着黑板站成一排,然后我先领大家复习一下上一堂课学的时间单位和进率,便开始进行实践教学。
“谁能先表演一次给大家看看?”我先叫几个学得好的学生试一试,于是便有4个学生应声而出,按照我的要求开始表演。他们一个拉起表示秒针的红布移动,一个拉着表示分针的黑布带缓缓移动,一个拉着表示时针的布带若行若止,其余的学生站在旁边观察着。别看他们家家有钟有表,每天都和钟表打交道,此刻让他们在钟盘上做实际表演,他们还有点为难了。他们虽然都知道时钟的3个针始终在走,也好像知道他们走得有快有慢,但到底快多少,慢多少,他们确实弄不清楚。在上节课上,我已经把3个针的走法给大家进行了讲解和演示,他们当时觉得很明白,但转而一想,又有点若明若暗了。
现在,他们就要成为时间的主宰者了,不动脑筋可主宰不了这块天地。外面的学生看着里面学生有规则地运动,都在心里判断着,计算着,讨论着:秒针走1圈,分针应该走一格。时针走1格,秒针就得跑60圈。
Tag: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 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学反思集锦二
- › 初中三年级数学暑假作业训练试题
- › 初中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
- › 高三年级数学月考试题整理(理)
- ›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 › 三年级数学笔算小数加法教学设计
- ›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 › 三年级数学《1-测量》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16
-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 › 2016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文
- ›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学反思集锦二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学反思集锦二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学反思集锦二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学反思集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