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让统计活动成为学生一次难忘的经历 —— 《简单的统计》教学片段及解读» 正文

让统计活动成为学生一次难忘的经历 —— 《简单的统计》教学片段及解读

[10-20 00:40:19]   来源:http://www.kmf8.com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阅读:8306
概要: 海门市通源小学 施伟 [教学案例] 片段一:借助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统计意识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上星期,陈明在家里的阳台上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在他的精心照顾下,小鸟的病好了。可是,陈明却犯愁了,小鸟好了以后该怎么办呢?我们能不能帮他想一个好办法? (话音刚落,同学们便议论开来,都在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1:把小鸟留在家里比较安全,每天还可以给它喂好吃的。 生2:可以把它送到动物园让那里叔叔帮照顾,还可以跟它的很多好朋友玩。 生3:让小鸟飞回大自然,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 生4:可以把它送给喜欢养鸟的人。 师: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的办法。陈明到底该听谁呢? 生:老师,我给你出一个主意,看全班小朋友最喜欢哪一种,就选那一种告诉陈明。 师:我们怎样才能把全班的意见提供给陈明来参考,让他选择他喜欢的方法去做呢? 片段二: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统计的过程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校门外面的青海路和珠江路的十字路口来调查一下各种机动车的车流量,要求合作完成如下作业: (1)统计在10分钟内通过十字路口,各种机动车的辆数。 (2)把
让统计活动成为学生一次难忘的经历 —— 《简单的统计》教学片段及解读,标签: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http://www.kmf8.com

海门市通源小学 施伟 
[教学案例] 
片段一:借助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统计意识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上星期,陈明在家里的阳台上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在他的精心照顾下,小鸟的病好了。可是,陈明却犯愁了,小鸟好了以后该怎么办呢?我们能不能帮他想一个好办法? 
(话音刚落,同学们便议论开来,都在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1:把小鸟留在家里比较安全,每天还可以给它喂好吃的。 
生2:可以把它送到动物园让那里叔叔帮照顾,还可以跟它的很多好朋友玩。 
生3:让小鸟飞回大自然,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 
生4:可以把它送给喜欢养鸟的人。 
师: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的办法。陈明到底该听谁呢? 
生:老师,我给你出一个主意,看全班小朋友最喜欢哪一种,就选那一种告诉陈明。 
师:我们怎样才能把全班的意见提供给陈明来参考,让他选择他喜欢的方法去做呢? 
片段二: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统计的过程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校门外面的青海路和珠江路的十字路口来调查一下各种机动车的车流量,要求合作完成如下作业: 
(1)统计在10分钟内通过十字路口,各种机动车的辆数。 
(2)把统计到的结果制成统计表。 
(3)根据制成的统计表,说说你有统计后的感受。你想对交通警察提出哪些好的建议? 
(活动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学生实地调查统计,合作完成作业。 
回到教室展示作业,汇报总结。 
师:请各组汇报一下你们组实地调查统计的结果,展示一下你们的作业,同时自我评价一下,说说通过这次调查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们先绘制了一张简易的统计表,用划“正”的方法统计出各种机动车通过十字路口的辆数,我们认为统计的时候一定要先分工,在合作,不然就很难统计到正确的结果。 
生2: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路上的机动车非常多,说明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车多了,交通不安全了,我建议交通部门要在我们这个十字路口装上红绿灯,以保证我们的安全。 
生3:我建议交通部门在路口建一座立交桥,行人从桥上走,这样一定很安全。(笑声四起) 
生4:我们组认为统计要非常仔细,一不留神,车子开过了,统计不到正确的数据了。统计时不一定用划“正”字法,我们组用的是用各种符号来统计的,大家认为比较好。可以省去一些麻烦,而且很清楚。 
…… 
[解读片段一]: 
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学习的前提。如何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引导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必要去进行统计,这是非常重要的。上面的设计就是选择了当今社会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环保作为引子。课的伊始,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根据素材进行统计,而是创设“小鸟病好以后怎么办?”这样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学生思考、争辩的话题,以情促知,创设了情知互动的愉悦氛围。由于大家的意见不一致,激起了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从问题的提出到寻找解决策略。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有必要去统计,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环保意识和人文关怀。 
[解读片段二]: 
这一片段的一个亮点就是教师把传统封闭式的课堂延伸到了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让学生在“蓝天白云”下、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学习统计知识。在统计的过程中老师没有为学生提供现成的信息、思路,而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场景,提出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共同出主意、想办法,体验怎样去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用不同的形式呈现数据,在这个过程中统计活动已成为学生解决问题一种需求,而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一种学习目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亲自经历了、体验了统计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获取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经历了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使学生在课外调查中享受到合作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 
[解读] 
一、研发了数学教学的广延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受信息渠道的日益丰富,学生学习数学已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数学课内、课本内,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应扩大到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为此,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进生活,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组织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增大信息量是十分必要的。据此,教师要打破原有的“鸟笼式”的课堂教学旧制,把周围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案例一打破了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狭隘性和封闭性,建立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拉近了知识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感悟、学习、掌握知识。因此,作为教师要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室外,延伸到工厂、农村、社区、大自然环境中去,使课堂变得博大、丰富、生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二、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活动应当是社会性的。”作为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数学学科。就必须从学生熟悉

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虽然数学的内容上抽象的,然而大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出适合学生接受的原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使他们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数学的乐趣。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究问题的大舞台,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一方面,将数学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数学实践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即在数学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实践数学,真正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在教学中,我们要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去探索数学知识,思维就能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体验、能力得到发展。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1] [2]  下一页


Tag: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上一篇:《可能性》教学片段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