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素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正文

《素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10-20 00:40:19]   来源:http://www.kmf8.com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阅读:8667
概要: 海门镇中心小学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下)第78~79页 目标预设: 1、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素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素数和合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的方法,记住20以内的素数。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数的一些特征的方法,培养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课程实施: 一、问题引入 1.写出8、10、15的因数,你发现什么? 通过观察,发现每个数的因数都有1和它本身 通过对因数的复习从而引出探究的主题 2.每个小组写出1—10这10个数的因数 人人都写,看哪个组写得快,写完互相检查,让学生通过经历找的过程进一步巩固找因数的方法 。 二、教学活动 1.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若你来分类,你将怎样分。 小组讨论,先想后说,小组边分边说,然后交流、汇报。 通过分析、交流,鼓励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出示标准分法: 为何这样分,每类数有什么特征? 小组交流讨论 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猜想,形成基本思路 。 3.概括概念 第二类这样的
《素数和合数》教学设计与反思,标签: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http://www.kmf8.com

海门镇中心小学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下)第78~79页 
目标预设: 
1、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素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素数和合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的方法,记住20以内的素数。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数的一些特征的方法,培养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课程实施: 
一、问题引入 
1.写出8、10、15的因数,你发现什么? 
通过观察,发现每个数的因数都有1和它本身 
通过对因数的复习从而引出探究的主题 
2.每个小组写出1—10这10个数的因数 人人都写,看哪个组写得快,写完互相检查,让学生通过经历找的过程进一步巩固找因数的方法 。 
二、教学活动 
1.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若你来分类,你将怎样分。 
小组讨论,先想后说,小组边分边说,然后交流、汇报。 
通过分析、交流,鼓励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出示标准分法: 
为何这样分,每类数有什么特征? 小组交流讨论 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猜想,形成基本思路 。 
3.概括概念 
第二类这样的叫素数,第三类这些数叫合数。 
什么叫素数,什么叫合数? 先想后讨论 
让学生层次清楚、逐步深入的探索并发现素数和合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思维拓展 
“1”说明什么? 
自然数不断增加,可能归为哪一类,有没有第四类出现? 
按因数的个数可把自然数怎样划分? 
通过观察、分析、交流,从直观——抽象,给出正确答案 。让学生感受问题→猜想→验证满足成功动机,提供展示平台。 
5.练习。教学书本试一试 
哪些是素数,哪些是合数? 
1、2、3、4、5、 
6、7、8、9、10、 自行完成, 
说明判断的原因 使学生加深对素数合数意义的理解。 
三、游戏体验 
学号是偶数的同学起立,其中是素数的到这边,是合数的到那边,学号是奇数的同学起立,其中是素数的到这边,是合数的到那边。 
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交流 :通过游戏,让学生加深偶数、奇数、素数、合数等概念的印象,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自我介绍:根据自己的编号说出这个数的特征,越多越好。 
如;我是偶数,同时也是素数,能根据我来

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让学生自主思索,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进一步巩固概念。 
六、游戏下课: 
动脑筋出教室(根据学号) 
  请最特殊的数出教室,请既是奇数又是素数的同学出教室,请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同学出教室……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学素数和合数的意义及判断方法,是在学生理解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将来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好坏。学生应掌握本节中诸多抽象概念,培养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发展,教师做好学法指导,使学生自我调控,自主发展,自我探究,自我评价,安排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学,在学中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机。 
  本节课教师应注重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教师让学生自主的把非零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就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素数、合数的意义的理解。其次,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逐步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更注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比如,教学中让同学们学号反应、自我介绍、动脑筋出教室等游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这样做,能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

Tag: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上一篇:由学生错题“逼”出的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