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倍数和因数》案例与反思3» 正文

《倍数和因数》案例与反思3

[10-20 00:40:19]   来源:http://www.kmf8.com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阅读:8515
概要: 三和中心小学彭维美 教学片断: 1、出示12个小正方形。 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如果老师请你把这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会拼吗?能不能用一条简单的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2、指名学生列式,提问其他学生:“你知道他是怎么摆的吗?”要求学生说出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贴出各种不同摆法: 12×1=12 6×2=12 4×3=12 4、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能列出三道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咱们今天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以4×3=12为例,12是4的倍数,那12也是(3的倍数),4是12的因数,那3也是(12的因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倍数和因数。(板书课题) 5、根据另外两道乘法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6、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2×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 说明: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确实是12的倍数。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7
《倍数和因数》案例与反思3,标签: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http://www.kmf8.com
三和中心小学彭维美 
教学片断: 
1、出示12个小正方形。 
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如果老师请你把这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会拼吗?能不能用一条简单的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2、指名学生列式,提问其他学生:“你知道他是怎么摆的吗?”要求学生说出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贴出各种不同摆法: 
12×1=12 
6×2=12 
4×3=12 
4、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能列出三道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咱们今天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以4×3=12为例,12是4的倍数,那12也是(3的倍数),4是12的因数,那3也是(12的因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倍数和因数。(板书课题) 
5、根据另外两道乘法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6、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2×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 
说明: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确实是12的倍数。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7、说一说 
(1)根据72÷8=9,说一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因数。 
(2)从下面的数中任选两个数,说一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因数。 
3、5、18、20、36 
反思: 
陶老师从摆小正方形入手,提出“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把摆法表示出来,再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怎么摆的”,学生充分经历了“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的过程,既为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提出积累了素材,又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为正确理解概念提供了帮助。接着结合具体的乘法算式介绍倍数和因数,并让学生根据另外两道乘法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再通过除法算式让学生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最后让学生从五个数中任选两个数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这样层层深入,学生对倍数和因数的感受更加深刻。

<
Tag: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上一篇:《倍数和因数》听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