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片断与反思» 正文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片断与反思

[10-20 00:40:19]   来源:http://www.kmf8.com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阅读:8538
概要: 师:同学们,咱们任意举了几个例子,请大家仔细观察整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刚才那位同学说的猜想是正确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同样乘几。 师:看来在29 × 46 = 1 334这个乘法算式中,这个猜想是成立的,那么在其他乘法算式中,这个猜想是否还成立呢? 生:是成立的。 师:口说无凭,咱们还是得用事实说话。 (学生自主举例,并在小组里交流)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举的例子不符合猜想的,请举手!(无人举手)看来,在所有的乘法算式里,这个猜想都是成立的。其实老师在开始的游戏中说有特异功能,只不过想考考大家。你们真不简单,我提议大家为自己的表现鼓鼓掌。 师:在所有的乘法算式里,其实都存在这样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 (学生齐答) [反思] 教材在引导学生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时,主要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具体丰富的实例,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的规律。虽然教材在此前的教学内容中为“积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大量的铺垫和准备,但学生对规律的感知和认识仍然要经历逐步清晰的过程。为此,教师设计了教师有“特异功能”的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片断与反思,标签: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http://www.kmf8.com
师:同学们,咱们任意举了几个例子,请大家仔细观察整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刚才那位同学说的猜想是正确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同样乘几。 
师:看来在29 × 46 = 1 334这个乘法算式中,这个猜想是成立的,那么在其他乘法算式中,这个猜想是否还成立呢? 
生:是成立的。 
师:口说无凭,咱们还是得用事实说话。 
(学生自主举例,并在小组里交流)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举的例子不符合猜想的,请举手!(无人举手)看来,在所有的乘法算式里,这个猜想都是成立的。其实老师在

开始的游戏中说有特异功能,只不过想考考大家。你们真不简单,我提议大家为自己的表现鼓鼓掌。 
师:在所有的乘法算式里,其实都存在这样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 
(学生齐答) 

[反思] 
  教材在引导学生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时,主要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具体丰富的实例,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的规律。虽然教材在此前的教学内容中为“积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大量的铺垫和准备,但学生对规律的感知和认识仍然要经历逐步清晰的过程。为此,教师设计了教师有“特异功能”的游戏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具体情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从而作出猜想。在此基础上的验证环节,努力体现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教师先引导学生重点研究在29 × 46 = 1 334这道乘法算式中猜想成立,再在其他的乘法算式中进行验证,这样的设计凸显了不完全归纳法的要求。另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恰到好处的发挥 <

上一页  [1] [2] 


Tag: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上一篇: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