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作文网作文素材作文指导2017届高三考前作文辅导» 正文

2017届高三考前作文辅导

[05-18 21:28:23]   来源:http://www.kmf8.com  作文指导   阅读:8535
概要: 10.《学会历史般的旁观》(2003年高考佳作) 朴实大气,沧桑而有思辩色彩。 炼开头——举头已觉满眼春 开头方法: 顺,逆;引,喻;释,比;问,记。 1.顺--紧扣话题,直截了当地摆出观点。 2.逆--欲进先退法。即在议论与传统观点相对的观点时,为了不致引起读者的误解,文章开头先肯定传统观点(退),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进)。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确实有道理。但是,反过来说,成功乃失败之母,在某种情况下,此话也讲得通。 这种开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有新意,自然有吸引力。 悬念 话题“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独上高楼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 (一、李白二、苏东坡三、辛弃疾) 这个疑问会吸引读者思考,会情不自禁地看下去,而由此也带出了李白、苏东坡、辛弃疾三位成功人士的事迹及作者的深思。 3.引--引用名言法。四川高考:以纪念或铭记为话题写作文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
2017届高三考前作文辅导,标签:初中作文指导,作文指导教案,http://www.kmf8.com

10.《学会历史般的旁观》(2003年高考佳作) 

朴实大气,沧桑而有思辩色彩。 

  

炼开头——举头已觉满眼春 

开头方法: 

顺,逆;引,喻;释,比;问,记。 

1.顺--紧扣话题,直截了当地摆出观点。 

2.逆--欲进先退法。即在议论与传统观点相对的观点时,为了不致引起读者的误解,文章开头先肯定传统观点(退),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进)。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确实有道理。但是,反过来说,成功乃失败之母,在某种情况下,此话也讲得通。 

这种开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有新意,自然有吸引力。 

悬念 

话题“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独上高楼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 

(一、李白二、苏东坡三、辛弃疾) 

这个疑问会吸引读者思考,会情不自禁地看下去,而由此也带出了李白、苏东坡、辛弃疾三位成功人士的事迹及作者的深思。 

3.引--引用名言法。四川高考:以纪念或铭记为话题写作文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4.喻--设喻开篇法。 

5.问--设问开篇法。巧设问发人深思 

话题“感情的亲疏远近与对事物的认识”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梁启超《最苦与最乐》开头: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6.记--描写和巧述 

2005广东:“纪念” 

芬香永存 

那轻轻摇摆的柳絮像是你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你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雨像是女儿对妈妈您无尽的思念。 

妈,你走后我变乖了。……妈,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妈,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 

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愿妈妈安息。 

——巧用题记,揭示主旨 

例略 

7比--运用“正反对比”入题、比兴 

以“生存与生活”为话题 

生存是油盐柴米酱醋茶。生活是琴棋书画歌舞花。生存仅仅为了活着,生活却不仅仅是为了生存。 

“比兴”开头。话题“残缺美” 

天空没有不逝的彩虹,人生也没有永远灿烂的风景。圆满很美,残缺遗憾有时也是美。 

8释--阐释题目含义破题,引出正论。 

例:诚信是什么?在我看来,诚信是一种无畏的敢于说真话的勇气,诚信是一份高尚的敢于负责任的纯真,诚信是伟大的人格那耀眼的闪光点,诚信是人生财富那最瑰丽的明珠,。我们应该好好握住诚信背囊,不能抛弃它。 

——《把握诚信》 

开头容易出现的问题: 

1、不必要的释题。拐弯抹角离题千里。落笔时,总爱兜圈子。有人把它比作大头娃娃。 

2、追求花样弄巧成拙。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入题太慢; 

3、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 

4、老套。 



炼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 

结尾方法: 

回应材料,点明主旨;引用名言,总括全文;言尽意远。余音绕梁。 

“豹尾”例析: 

1.扬起生命之帆,让涛声为伴奏,扯缆绳作琴弦,掬劲风当号角……拥抱博爱——紧紧地——一生无悔。(2002年高考佳作《选择博爱,一生无悔》 

巧用比喻,诗情画意,收尾有力,余味无穷。 

2.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回肠。……擦干眼眸,却又见心桥流水人家!(2003年高考佳作《心桥》) 

点睛回味,引人深思.。 

3.这一夜,我真的彻夜未眠。……我无悔我的选择!(2002年高考佳作《握住我的手》) 

直抒胸臆,卒章显志,留有余味。 

4.选择永恒,追求生命图腾,激昂生命斗志……选择永恒,虽九死犹未悔!(2002年高考佳作《选择永恒》) 

化用名言,振聋发聩,富有启迪意义。 

5.人非草木谁无情?认知常伴感情生。欲识‘庐山’真面目,尚须不在‘此山’中。(2003年高考佳作《漫读“感情”与“认知”》) 

即兴赋诗,巧用名言,才华斐然。 

6.西安无言,南京无言,一个背靠秦岭,一个脚踏长江,却一起面朝大海,霎时春暖花开。 

“化用”海子诗句,贴切自然,富有意蕴。 

忠告:结尾的样式不一而足,考生应注意使文章的主旨更鲜明,结构更严谨,内容更有文采,使文章更具魅力。 

重结构,写清晰文 

框架出彩——让文章主体结构眉清目秀 

新材料作文(议论文)基本结构应是:引——提——联——议——结。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卷1满分作文)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中的一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附。 

老鹰雄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峰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鸦生性弱小,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己的优点与弱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作文指导初中作文指导,作文指导教案作文素材 - 作文指导
上一篇:2017年高三语文作文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