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素材,写充实文
我们在写议论文时,应该怎么选用论据,才能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呢?
1、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2、选材切忌“撞车”3、几个原则:一是古与今相结合的原则。二是中与外相结合的原则。三是正与反相结合的原则。四是一般与典型相结合的原则。五是多样化原则。六是有序性原则。
作文缺材怎么办?全方位搜寻。包括:a.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含自己在周围环境中的所见所闻);b.学过的课本中的内容;c.课外读物(书籍、报刊影视等)中留在记忆中的活跃着的材料;d辅助材料搜寻法:一为纵横法,纵的指以时间为线索,古往今来;横的指中国外国远近各个学科行业领域等。
重语言,写精彩文
炼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优秀作文语言生动活泼、魅力深厚的奥秘:
方案一:用“排比句”行文
例1、幸福是什么?
其实很简单。一杯淡水,一壶清茶可以品出幸福的滋味;一朵鲜花,一片绿叶,可以带来幸福的气息;一间陋室,一卷书册,可以领略幸福的风景。幸福不仅在于物质的丰裕,幸福更在于精神的追求与心灵的充实。
幸福是一种感受,一种意识,是柔风拂面的惬意,是玫瑰盛开的芳香,是远处掠过湖面传来的小夜曲。体验幸福要有一颗纯正的心灵,要有懂得欣赏自然,甘于淡泊的智慧,要有宠辱不惊,纵横天地的气度。
例2、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泽,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方案二:用“比喻句”增强形象感
例1、成功的得来,看似一蹴而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宛如一粒种子,深深埋在土壤之中,不断地吸收养料水分,苦熬过严寒和干旱,日益具备了破土而出的条件,而这时,机遇便宛如适时的春雨,使种子得以顺利的发芽、开花。一粒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即使环境恶劣,也仍可能生存;但如只是一粒干瘪的种子,不论春雨下得多么恰到好处,也同样无济于事,它只会在土地里发霉乃至腐烂。说到底,机遇的作用就是如此。
例2、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上云霄的那种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时于懦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堵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勇取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尝试》
方案三:用“类比句”充实意趣
它既可以先摆出那些具有相似点的事物,然后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论题,也可以先提出中心论点,再引用具有相同或相似点的事物加以证明。就类比句而言,是指运用特殊句式进行类比论证的句子,基本方式有两种:①排比式类比句。②对称式类比句。其作用是,可增加文章的意蕴。
如,海棠花好看,不在颜色,而在神韵……做人也一样,不在外表,而在涵养。再如,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例1蜂采的是花,酿造的是蜜;蚕吃的是桑,吐出的是丝;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学习了科学知识,就不应只是前人智慧的重复,而应该是科学的创造。——《学习,贵在创造》
例2下面明明有充足的水,但是他却不愿多挖几尺,而是一撇嘴:这下面没有水,再到别的地方去!——这是漫画中的事实。
分明在群众中有大批人才,但他却不屑潜心发现,而是嘴一撇:这里没有人才,别处是人杰地灵!——这是生活中的漫画。——《莫学画中掘井人》
拓展:
1.山上巉岩如画,源于风雨的剥蚀;峭壁上苍松挺拔,孕于风霜的洗礼。所以,精彩的人生离不开顿挫,真的勇士须经磨砺!——《把握人生的顿挫》
2.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幽雅;没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坦然看生活》
3.青虫的作茧自缚是为了蜕变成美丽的彩蝶,飞在花间;山熊冬眠在山洞里不吃不喝,是为了新一年的春暖花开;海燕用战斗的鸣声迎接风暴,是为了晴天碧海之间的一副丰满的羽翼。生活中的痛苦,将使你感悟成功的真谛,勇敢地挑战考验,满怀信心地把握成功。——《痛苦的收获》
方案四:用“引用句”融入经典
漫漫秋夜,冷冷秋风,你孤枕难眠,辗转反侧,“寒势不住鸣,惊回千里梦”,
思念远方的明诚,你多情啊!再回首,那携手穿行于菜花间的快乐往事;再回首,那临窗共饮酒赋诗的闲情岁月;再回首,……更不会忘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那场离别啊……你追忆这一切,“欲语泪先流”,你日夜盼明诚至,相思成灰,离恨成草,以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面对你,面对你的多情,你的柔弱,我无语,只觉心痛,心如麻!
姑且起身,坐于院中。折一剪红梅,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泪痕红绝鲛绡透”,我不想再见你,愁了,拿来一壶水酒,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你“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啊!
你深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你也懂得“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也许,是你早已厌倦了这种离别的痛苦了吧!——苗萌《面对孤雁清照》
方案五:用“短句”让语言魅力
如短句与长句综合运用,可长短相间造成一种跌宕起伏的语言错综美,从而避免句子结构的呆板单一。
例1纵观古今,翻阅史册,凡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人,无一不具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始终如一的“韧性”。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为了摸清长江源流,栉风沐雨,旅泊栖岩,风餐露宿,历时四年,硬是凭着这股“韧性”,找到了长江的上源。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虽屡试不第,但并没有畏缩退却,他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后,他苦读寒窗,埋头撰书,废寝忘食,从不懈怠,就是凭这股“韧性”,写出了广采博收的《聊斋志异》。原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严文井,这昔日图书馆的小职员,由于他每天秉烛夜读,焚膏继晷,孜孜以求,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童话作家,他靠的也是这股“韧性”。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出类拔萃,成绩卓著,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具有不屈不挠、百折不回、奋然前行的韧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作文指导,初中作文指导,作文指导教案,作文素材 - 作文指导
- 2017届高三考前作文辅导
- › 好句:2017元旦祝福语精选
- › 好句:2017给父母的元旦祝福语
- › 好句:2017送给朋友的祝福短信
- › 好句:2017送给死党的祝福短信
- › 好句:2017元旦恶搞祝福短信
- › 军训作文:2017高中军训感想
- › 2017年高考复习经典排比句
- › 2017年七夕祝福短信大全(172句)
- › 2017年高考语文最新作文精彩凤尾50例
- › 2017年高考语文最新作文绝美语段50例
- › 2017年中考优美段落50句欣赏
- › 2017年中考作文精美句子仿写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考前作文辅导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考前作文辅导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考前作文辅导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届高三考前作文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