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三个代表”思想为统帅,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目标,坚持“三个追求”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探索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人本化学校管理的新路子。与时俱进,充分挖掘师生的创造潜能,以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实行全方位管理,面对新格局,打造新作风,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为动力,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教育科研为抓手,开拓进取、创新发展,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努力打造学校品牌。
二、工作目标
1.扎实推进新课改实验。加强培训,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提高教师的新课程实施水平;以“课题”为载体,优化教育科研,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2.注重德育实效性的研究。注重开发教育资源,密切家校之间的联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塑造学生良好日常行为规范和环保意识,促使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
3.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以“教育质量提高年”为契机,坚持以“质量”为中心,细化质量管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加强德育、体卫艺等工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打造教育特色品牌。要强化品牌意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制订好特色建设的计划,落实好各项工作的实施,努力形成逸夫实小特色。
5.完善校园网建设,加大教育信息化推进力度。充实校园网内容,做好网页的开发和维护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加强硬件设备的管理,拓展信息化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教师的专业水平。
6.提高后勤服务水平。要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树立“一切服务于学生,一切服务于教学”的意识,提高合作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7.科学管理,树立“科研兴校”意识,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展行动性研究,并通过撰写教学反思,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培养教师的服务意识、团队凝聚意识,使年轻教师、年轻班主任快速走向成熟.。
8.加大教育投入,创设一流环境。
三、主要工作
(一)以“教师发展”为本,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
1、领导班子建设。
确立“四种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率先意识、创新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各班子成员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观,自发自觉地开展学习,从学习中找“差距”,从“差距”中寻发展;要强化责任意识,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坚持依法治校、民主治校;要能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做到以德立威、以才增威、以公助威、以诚取威;要克服工作的惰性,不断创新管理,提高管理的绩效。
提升“四项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决策设计的能力、组织执行的能力、反思调整的能力。
“一个成功的企业,20%来自于决策,80%来自于各级管理者的执行力。”学校管理同样如此,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每周五的行政议事会,开会之前先进行调查研究,听取教师中的意见,分析本周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安排下一周工作。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要积极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精细化”的管理意识,落实“精细化”的管理措施,提高学校管理的“执行力”,形成学校“精细化”管理特色。
2、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宣传活动,全体教职工要深刻认识十七大与“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在学习中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学习活动与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使其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全体教师要进一步理解教师这一职业的深刻内涵,牢固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依法执教,爱岗敬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真正做到爱护学生而不放纵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而不粗暴对待学生,耐心教育学生而不歧视、挖苦学生;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大方。从而真正成为学生钦佩的“灵魂工程师”,人民满意的园丁,社会称赞的楷模。
利用教师节,对教师一年来取得的成绩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在学生和家长中间形成一股尊师重教的好风气。
(2)推进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是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和课改推进的迫切需要。本学期,我们将着力构建三大平台,强势推进校本研究。
①学习平台
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识,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形成组织学习的机制,构建学习型组织。继续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组学习,提倡工作之余的自主学习,摘抄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及时在校园网上发布推荐文章、学习体会。学校要求中层以上的干部“四个做到”: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完成3000字读书心得笔记,指导或评价教科研课题,撰写一篇教科研论文。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校每学期每人提供100元资金购买教育书刊,每人须做1万字以上的理论学习笔记;其他教师学校每人提供50元资金购买教育书刊,并要求做5千字以上的理论学习笔记。
②实践平台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上一堂好课”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要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课堂实践来提高教师新课程实践水平,如教师全员实践课、新教师的帮带课、青年教师借班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课改专题观摩课等。
要实施“备课—说课—议课—上课—评课”的操作流程,年段长组织集体备课,推荐一名教师上课,一名教师说课,年级组教师换年段写好评课稿,组织互动讨论。大力提倡教师在学校主页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着力打磨每一节课。学校教研室要组织人员对这一流程进行全程跟踪,并通过评比等手段,提高实践课的效能。
本学期,教导处要加强对上一轮“名师工程”中出现的教师薄弱点进行跟踪改进,促其提高。学校继续开展“名师工程”系列活动二,举行“教学设计”大赛、评课比赛,重在落实全员参与,促进全体教师的学习意识、时间意识。教研室在这一活动的基础上,要注意全面提高,个别培优,树立典型,辐射全体。
- 小学上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 2016年小学上学期息技术教学计划
- › 小学上学期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 › 小学上学期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 › 小学上学期党支部工作计划
- › 小学上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 实验小学上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 小学上学期学生评语应用总结
- › 小学上学期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 › 小学上学期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上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上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上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上学期学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