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人生易老天难老⑤不尽长江滚滚来7、如:《西游记》孙悟空 三打白骨精。 8、(1)[答案示例]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2)[答案示例]演讲、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对口词等。(3)[答案示例] 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施以正面影响。②把普通话纳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
(4)[答案示例]①推广普通话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文化和地方传统的问题。②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但也不宜任意扩大方言的影响。③普通话虽作为正式交流用语,但不必在任何地方都使用普通话,那样不现实。④推广普通话应考虑我国的实际,不能一刀切,不能操之过急。点拨:第(1)小题应明确活动的意义、宗旨、特点等,只要涉及其中一个方面即可。第(2)小题符合背景要求,具有语文活动的特点,能举出三项活动即可。第(3)小题只要能给学校提出符合要求的建议,且有一定的创意即可。第(4)小题只要能就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及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推广普通话的方法等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见解,不违背国家语言文字法,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理解(一)9、①囊:口袋,这里作动词。②栗:通“慄”,发抖。③诚:果真,表示假设。④之:往。10、①用力地上下磨动,绳子断了。②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11、文章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他的品质,如伪儿啼哭、以缚背刃、以利诱贼、疮手勿惮、哭叫报官等。12、结尾通过劫缚者不敢过其门的侧面描写,烘托区寄精神的震撼力量。(二)13、读书 静悄悄 人声鼎沸(或放开喉咙)14、B 15、A 16、D 17、C(三)18、D 19、盼到亲人来临,内心十分激动、喜悦。 20、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21、黄澄澄红丢丢。点拨:回答“原汤原水原汁原味”亦可。三、写作22、略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说明
宝鸡铁一中:刘志衡
一.命题指导思想
命题力求充分体现语文新课程理念,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三个有利”的原则,着眼于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紧紧围绕语文教材的特点、课程的三维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身,体现思想性、生活性、艺术性、人文性的统一。
二.试卷基本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共六个阅读单元,半期考之后三个单元主题分别是“文化艺术”“探索奥秘”“动物世界”;安排三次《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分别是《戏曲大舞台》《漫话探险》《马的世界》;课内文言文两篇,分别是《口技》《短文两篇》;名著阅读两部-----《童年》《昆虫记》。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命题时应围绕文本选择命题内容,两道阅读题《青春随想曲》《漫话地震》分别围绕第一单元“成长的烦恼”和第五单元“探索奥秘”主题及当前的时事。作文两道涵盖“成长的烦恼”、“关注生活”、““关爱他人”等几个主题,给学生充分的作文空间。本试卷全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试卷与中考接轨,第一大题设置了8道选择题,运用积累(28分);这些选择题主要检测字词积累、二、阅读理解(42分)语文知识积累、文言词句理解等内容,充分发挥选择题评分客观公正的优点与多角度、多层次地检测学生识记、理解、辨析,比较、归纳、推理能力的功能。三、写作(50分)“作文”全卷结构简约,题量适中,难度适中,留给了学生较充裕的思考和答题的时间,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语文新课程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精神。试题的选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当今的社会生活,注重所选素材的时代性和思想性,关注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较好地发挥了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与教育功能。
北京地区2011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精品复习资料十三
(时间2小时,总分100分)
一、 (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悬念(xuán ) 索然无味(suǒ) 宽恕(shù) 消遣(qiǎn) 斗笠(lì)
B、戏谑(nüè ) 猝不及防(cù ) 溺死(nì) 山岚(lán)绚丽(xùn)
C、镌刻(juān) 销声匿迹(nì) 陶冶(yě) 抽噎(yē) 蓦然(mò)
D、酝酿(yùn) 苦心孤诣(yì ) 迁徙(xǐ) 水磨(mò) 浩翰(hàn)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堪 勘误 精湛 斟酌 B、赚钱 嫌疑 道歉 谦虚
C、晶莹 荧屏 野营 萤火虫 D、缭绕 潦草 嘹亮 铁镣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迫不及待 再接再厉 节衣缩食 人情事故
B、任劳任怨 名正言顺 脍炙人口 崭露头角
C、无可耐何 萍水相逢 怒发冲寇 司空见惯
D、趋之如归 恍然大悟 俗不可耐 望洋兴叹
4、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怨天尤人( 责怪,归咎 ) B、含辛茹苦 ( 吃,比喻忍受 )
C、言简意赅 ( 完备 ) D、乳臭未干 ( 难闻的气味 )
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家餐馆师傅的厨艺很高,做出的美味真是脍炙人口。
B、这件事以后,母亲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比以前更加强烈了。
C、九寨沟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D、省剧院的文艺工作者们一路风尘仆仆,昼奔夜宿,希望能早一天赶到老区。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的最基本的标准。
B、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C、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练笔,使我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D、为了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县法制部门近期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法律常识竞赛。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筝》一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 2017年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