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谁再来概括一下呢?
生:丝绸之路
3、出示佛像,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请看,我这里有几尊佛像,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形态好吗?(每组分发1—2尊)
生:互相传看佛像,评论形态。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些佛像的特点?
生:(自由发言):肚子大、他在笑、手拈佛珠、耳大垂肩、…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把主要特征都说出来了,(出示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这副取自于洛阳白马寺的对联恰好概括了佛像的主要特征,你想了解白马寺吗?请看90页图文。
生:阅读课文,看图了解白马寺,明确——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师:了解了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之后,请同学们再结合课文,分组讨论一下佛教的教义,并说说看。
生:阅读、分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人生是痛苦的。忍耐修行,期待来世天国……体现了佛教教义逃避今生,重视来生、来世的特点。
师:根据学生回答扼要板书教义——现实痛苦,忍耐修行,来世天国。
4、再次展示资料,激发兴趣。
师:出示南朔山、北山寺风景照后问:同学们能看出这是哪里吗?
生:经过观察判断回答,这是我省著名的宗教景点——我县的南朔山和西宁的北山寺。
师:你们中间谁去过这两处景点,能介绍一下吗?(限2—3人,在优、中、学困生中各选一人陈述意见)。
生:南朔山道观依山而建,香客不断,风景秀丽,有道人、石洞、观音塑像……,北山寺亭台楼阁、悬空栈道、三宵娘子塑像、传说壁画……
师:那么,象这样的寺或观又是属于哪类宗教建筑?
生:是道教的建筑。
师:现在我们来共同了解一下道教的产生、大致时间。(提示阅读)
生:通过阅读第一目第三段,明确道教产生于中国本土,东汉后期。
师: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互相交流一下对道教教义的理解,然后说给老师和同学听一听。
生:经过互相交流后在优、中、学困生中各选一人陈述意见,说出道教的基本教义、特点——宣传修身养性、炼丹服药、可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体现了道教教义关注现实,重视现世的特点。
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积极评价。
同学们对佛教、道教已经有了这么多的了解,现在请大家思考、讨论、交流后发表一下对宗教的见解或看法,教义中哪些地方具有合理性?哪些方面是消极甚至是迷信的?(要求分组交流、探究)。
生:思考、讨论、交流后,陈述对宗教的见解。(在优、中、学困生中各选一人陈述意见)。
(怎样看待宗教,是本课的难点,不强求统一的回答标准,只要学生能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即可予以积极的评价,但必须注意向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向引导)。
5、投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幅投影。这是鲁迅先生盛赞司马迁《史记》的句子,那么《史记》又是怎样的一部巨著呢?请大家先回忆一下不久前看过的电视《司马迁》,然后讲讲你记忆最深的情节。
生:回忆并简述剧中片断(限2—3人)
师:好!通过看电视,大家知道司马迁任辱负重,经过不懈的努力,以顽强的毅力写成《史记》,现在请一位学生朗读第二目正文,然后共同思考回答三个回题:①《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②记述了什么时期的史事?③其特点是什么?
生:朗读正文,感受宏篇巨著《史记》的宏伟,根据出示的问题进行归纳回答:①《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52万多字。
师:纪传体通史是指体例,其它还有编年体、断代史等体例,它们的区别在哪儿呢?请看投影(出示投影并浅讲区别)。那么还有其它两个问题?
生:②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三千年的主要史实。
③特点是:体例完备,史料翔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
师:(一边鼓励学生回答,一边将学生正确的回答板书)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准确,现在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司马迁严谨治史、坚韧不拔的风范。
(放提前准备好的录音、录象片段,介绍司马迁生平,事实求是的治史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
师:听了以上录音、看了以上录象,你有何感受?你从司马迁身上学习到了哪些品质?不妨说说看。
生:(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小组选代表回答。学生回答只要接近下列要点之一即可给予鼓励——司马迁有远大理想;有严谨修史的态度,注重史料真实,不以成败论英雄,注重调查研究和实地考查;有顽强的毅力等。
师:同学们从司马迁身上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除了学习司马迁的这些优秀品质之外,也理应为我国古代出现这样伟大的史学家感到自豪,也应该为我国拥有《史记》这样的史学巨著和瑰宝而骄傲。这儿还有一样值得我们自豪的东西,出示兵马俑仿制品小件,请看这是什么?(过渡到下一目——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6、展示、领略雕塑杰作兵马俑风彩
师: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秦兵马俑仿制品小件,你们可以互相传看一下(分发给小组)并议论一下他们的特点。
生:仔细端详比较,积极探究,回答特点:栩栩如生,形态各异,形象生动逼真,制作技艺高超、细腻等。
师:试想,如果将这些兵马俑作成真人大小,数以万计排列成军阵,又是什么情形?
生:充分发挥想象,表述其雄伟壮观。
(学生的表述,不要求完备,只要想象合理,表达清楚即可)威武雄壮、气势恢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师:当年的秦始皇,就是将这样的兵马俑,排列成军阵,埋在了他的陵墓附近,请看秦兵马俑的阵式(投影秦俑1-3号坑)
师:简介兵马俑发掘情况后问:秦始皇为什么把如此巨大的军阵埋在地下?
生:充分想象,自由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
(对学生发表的看法,教师给予充分肯定,特别鼓励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大胆发表看法,允许一些“异想天开”的思维,不求统一答案。学生有可能说出:为了保卫他的陵墓,为了展现秦朝强盛,为了炫耀武力,为了将这些雕塑珍品带走,为了在阴间仍然东征西战(因为古人相信有阴间)等,都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引导。)
-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 › 第18课《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同步练习
- ›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 › 第18课 秦汉的科学技术
- › 第18课《三国鼎立》
-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学反思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8课 昌盛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