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 第20课 青铜铸鼎 ,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20课 青铜铸鼎
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知道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历史地位,青铜铸造的基本过程、青铜器的主要种类和用途。
②了解青铜铸鼎(以司母戊大方鼎为代表)的工艺水平及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2.能力培养
①通过课本各类青铜器图片,指导学生观赏商周青铜文物艺术水平。
②通过课本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指导学生了解饕餮所代表的动物。
③通过博物馆参观和观后交流(作品赏析或观后感),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④通过青铜器精品图片的收集和制作壁报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介绍商周青铜器铸造的规模和范围,使学生明确商周时期我国已从石器时代进入到青铜文明时代,商周两朝是中国青铜朝代的高峰,商周的青铜文明处于当时世界的前列。
②介绍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复杂工艺过程,使学生了解当时手工业工艺之精湛、手工业作坊规模之大、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之高,从而认识集体通力协作的力量。
③介绍商周青铜铸造器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
〖教学要点〗
1.重点 商周青铜铸造的历史地位、工艺制作、基本种类和用途是本课的重点。这些重点是学生掌握青铜文化的基本要素。
2.难点 青铜器由铜、锡、铅的合金冶炼而成,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不易理解;青铜精品的赏析,其艺术价值的所在也不易为初一学生所掌握。
〖教学建议〗
1.商周青铜铸造
①教师可通过“有谁知道青铜是什么金属”的提问,向学生讲明“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冶炼而成”的知识。并讲清青铜是相对红铜而言,红铜是纯铜,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颜色青绿,故称“青铜”。其争优点在于熔点低,硬度较大。
②教师可以课文中“司母戊大方鼎”这一青铜器为代表,组织学生讨论青铜制作的生产步骤,然后将事先归纳的青铜器制作步骤和生产环节通过表格(图片更好)向学生展示。
③教师可根据青铜器制作过程,使学生了解“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其高超的工艺水平在世界冶金史占有重要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商周青铜器铸造的历史地位;从当时手工业工艺之精湛、手工作坊规模之大、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之高等方面分析、认识集体协作的力量和商周青铜文化处于当时世界前列地位。
2.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
①教师可按酒器、食器、武器、乐器、礼器以及生产工具分类,通过电脑图片资料或图书图片资料――向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白青铜器的种类之多、用途之广,认识商周青铜器的实用价值。
②教师可选择介绍青铜器精品的代表之作,比如,乳丁纹平底爵、大盂鼎、兽面扁足鼎、兽面纹双面铜鼓、四羊方尊、犀牛尊等,观察别出心裁的形制,形象各异的纹饰和精雕细凿的刻镂工艺,引导学生了解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的艺术成就。
③教师可结合课文的“看图与思考”,指导学生对饕餮纹所代表的动物进行讨论与识别,并引导学生了解商周时期的宗教崇拜。
④教师可联系现实,从保护青铜器为起点,引导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文物保护意识。
(以上内容主要来源于教师用书)
〖教学实录〗
〔复习导入〕
提问:利用小黑板写出“鼎”字的各种字形(参照教材P105的“汉字字形演变图”),请四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字体名称。没有到黑板前的同学自己也试着写一写,看自己写的字形名称对不对。(“篆”字写错的比较多。“甲骨文”与“金文”,“隶书”与“小篆”写错的较多,“楷书”、“行书”、“草书”没有写错的)
师:刚才我们写了“鼎”的各种字形,请同学回忆一下大家学过哪些有“鼎”字的词语。(三国鼎立、大名鼎鼎、人声鼎沸、一言九鼎等)
看来同学们对“鼎”挺熟悉的,谁知道什么是“鼎”吗?(生:“鼎”就是锅;是一种乐器;是一种烧香用的,庙里都有;是一种青铜器;是祭拜祖先用的)
同学们刚才对“鼎”进行了各种的描述。“鼎”是一种食器,用来煮食物的,和现在的锅的作用差不多,当然一般的“鼎”都挺大的。它的形状多为“三足两耳圆形”(板书)。
“这个‘鼎’是四足方形”(学生多会指出我话中的问题,三个班都有同学提出,说明我的小计还不错)
很好,这说明有同学认真阅读第20课的内容了,现在我们就来看。
第20课 青铜铸鼎
(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学习新课〕
现在大家来看一看第20课里面的几个“鼎”。人面纹方鼎、司母戊方鼎、大盂鼎、大克鼎、兽纹扁足鼎。
现在我们以“司母戊方鼎”为例来说明问题。司母戊方鼎,又称司母戊鼎,因为它是方形的,所以称为司母戊方鼎;还因为它是我们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所以又称为司母戊大方鼎。为什么叫“司母戊”大家应该知道了吧?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个“戊”字,请同学们认一认这几个字:戍、戌、戎。知道读什么?什么意思吗?这几个字我们在以后的历史课中要学到,特别是我们以后要学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请同学们注意:点戍横戌戊里空,旁边有叉念个戎。现在请同学们跟我读几次。
提问:司母戊鼎是由青铜铸造的,那什么是青铜器呢?(请一位同学看书回答)
生:“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懂得把铜、锡、锅熔冶在一起铸造成青铜器。”
师:回答的很好,但有点儿多了。准确的说法是:青铜是由铜、锡、铅三种金属熔冶而成。自然界中有大量的纯铜,我们安徽省的铜陵就盛产铜。同学们一定见过电线里的铜丝,纯铜是红色的,熔点较高,不够坚硬,不适合作工具。但当红铜与铅、锡熔铸在一起时,就会出现变化,熔点低了,也就是说容易冶炼了,硬度提高了,适合作各种工具了,而且颜色也变成了青绿色。
- 第20课 青铜铸鼎
- › 语文第五册第20课《钻石》
- ›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0课《钻石》教案
- › 第20课 汉字的演变 同步练习
- ›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 › 第20课 青铜铸鼎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20课 青铜铸鼎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20课 青铜铸鼎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20课 青铜铸鼎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20课 青铜铸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