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开始着手解决台湾问题。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不愧享有民族英雄的称号。郑氏父子在台湾的经营,对于台湾的开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台湾历史的开发史上,他们功不可没。但随着清朝统治的日益巩固,祖国的统一日益提上了日程。郑氏后代的争权夺利,也影响台湾的长远发展。这时的郑氏政权已经成为一个割据政权,再发展下去,就有分裂国家之嫌,因此,顺应历史潮流,归降清朝,实现国家统一,已是刻不容缓。对清朝来说,进兵台湾,统一祖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因此,清军进入台湾,有弥平割据势力的性质。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东南的海防,加速了台湾的开发。
[教师过渡]正当清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时候,沙俄军队侵入我国东北边疆地区。为了抗击沙俄的侵略,康熙帝组织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板书]二、雅克萨之战{
1.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有关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和在当地作恶多端的内容,然后回忆一下我国古代对该地的管辖情况。
[学生看书]……
[投影显示]
沙俄侵略者侵入我国黑龙江
[教师讲述]黑龙江流域是中国的领土。唐朝政府设置黑水都督府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清代在入关以前,就在这一地区取得了统治权。可在16世纪后期,本是欧洲国家的沙皇俄国,却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到清顺治年间,有关黑龙江流域的情报和武力侵入黑龙江流域的建议,引起了沙俄当局的重视和赞许。顺治六年(1649年),雅库次克长官派哈巴罗夫率兵70名从雅库次克出发,于这年末侵入黑龙江,强占我国达斡尔头人拉夫凯的辖区,其中包括达斡尔头人阿尔巴亚的驻地雅克萨城寨(今黑龙江左岸阿尔巴金诺),遭到当地人民的抵抗。哈巴罗夫将同伙交由斯捷潘诺夫率领,自己回雅库次克求援。次年夏末,哈巴罗夫率领138名亡命之徒,携3门火炮和一些枪支弹药,再次侵入黑龙江,强占雅克萨城,不断派人四处袭击达斡尔居民,捕捉人质,掳掠妇女,杀人放火。九月底,哈巴罗夫又率领侵略军200余人,侵入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河口(今宏加里河)我国赫哲人聚居的乌扎拉村,强占城寨,蹂躏当地居民。英勇的赫哲人民奋起抗击,清政府予以支援。
经过中国军民的多次打击,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侵略军一度被肃清。后来,沙俄侵略势力又到雅克萨筑城盘踞。清政府虽多次警告,都无济于事。在同沙俄的长期交涉中,清帝看到,若非“创以兵威,则罔知惩畏”,于是决意征剿。同时也认识到,“昔发兵进讨,未获翦除”的原因,一是黑龙江一带没有驻兵,从宁古塔出兵反击,每次都因粮储不足而停止。二是沙俄侵略军虽为数不多,但由于“筑室散处,耕种自给”,加上尼布楚人与之贸易,故使其得以生存。于是造成我进彼退、我退彼进,“用兵不已,边民不安”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康熙采取恩威并用、剿抚兼施的方略,即发兵扼其来往之路,屯兵永戍黑龙江,建立城寨,与之对垒,进而取其田禾,使之自困,同时再辅以严正警告。如果侵略军仍执迷不悟,则坚决予以翦灭。为此,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边防建设,准备剿灭沙俄侵略军:侦察地形敌情,派兵割掉侵略军在雅克萨附近种植的庄稼,又令蒙古车臣汗断绝与俄人的贸易,以困惫和封锁侵略者;屯戍要地,修整战具,设置驿站,运储军需。这些措施,适合当时东北边防斗争的需要和特点。
这是因为黑龙江至外兴安岭地区距东北腹地遥隔数千里,同沙俄这样的入侵者斗争,单靠当地人民的部落武装是无法制止其侵略的。必须筹划全边,扼要屯兵戍卫,在适当地点控制一定兵力作机动,才能对付沙俄飘忽不定的反复侵扰。为此,需要建立相当数量的驿站和粮站,开辟水陆交通线和筹集运输工具,从而保障反击作战的胜利,并在反击胜利后建立一条较完整的边界防守线,才有利于长期的边防斗争。
[板书]2.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投影显示]
[教师讲述]1685年康熙帝下令水陆并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这就是第一次雅克萨之战。沙俄侵略军遭到惨败(当中国军队撤走后,沙俄侵略军又重新侵入雅克萨。)1686年,康熙帝下令再次讨伐。清军包围雅克萨城以后,在城外挖深沟,筑土垒,断绝城里的水源,还不断用大炮轰城。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被炸,负重伤,不久毙命。清军围困雅克萨城达半年之久。沙俄侵略军伤亡惨重,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雅克萨之战是中国为维护主权和保卫领土不受侵犯的正义战争。
[教师引导]请大家看油画《雅克萨之战》,右面旌旗飘扬,昂首挺胸的是清军将士;左面力竭势穷,乘车而逃的是沙俄侵略军。可以讨论一下,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清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可从性质、部署、人民支援,敌我力量对比等方面来思考。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生甲: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民为捍卫祖国的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而沙俄所进行的是一场侵占别国领土的非正义战争。
生乙:战前,康熙帝周密部署,命令清军水陆并进,战争中广大将士英勇作战。
生丙:各族人民也给予积极的支持。
生丁:侵略军人数又相对较少。这就决定了中国军队必然胜利,沙俄侵略军必然失败。
[教师小结]雅克萨之战清军之所以取胜,首先是由于战争是正义的,得到了军民特别是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支持。其次是清军从长期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和掌握了边界斗争的特点,采取了有效措施,作了较充分的准备。第三是实行了军政兼施的指导方针,在以武力为后盾的基础上,先对侵略者严词警告,警告无效后,才发兵反击。反击时采取先扫外围,然后水陆并进,三面包围,一面堵截,断其外援的战法,迫使侵略军困守孤城并攻克之。
[教师引导]清军取得反击沙俄的胜利后,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解决了两国东段边界问题。下面我们来看这个条约的具体内容。
[板书]3.《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投影显示]
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9.7)
中国大皇帝钦差分界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索额图,内大臣一等公都统舅舅佟国纲,都统朗谈,都统班达尔善,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萨布素,护军统领玛喇,理藩院侍郎温达;俄罗斯国统治大俄、小俄、白俄暨东、西、北各方疆土世袭独裁天佑君主约翰•阿列克歇耶维赤及彼得•阿列克歇耶维赤,钦差勃良斯克总督御前大臣费岳多•鄂斯塔斐耶维赤•乌拉索夫,总主教谢门•克尔尼次克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两国使臣会于尼布楚城附近,为约束两国猎者越境纵猎、互杀、劫夺、滋生事端,并明定中俄两国边界,以期永久和好起见,特协定条款如下:
-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示例
-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 ›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示例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示例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示例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示例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