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外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唯界于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川流及土地应如何分划,今尚未决,此事须待两国使臣各归本国,详细查明之后,或遣专使,或用文牍,始能定之。又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亦为两国之界:河以南诸地尽属中国,河以北诸地尽属俄国。凡在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
二、俄人在雅克萨所建城障,应即尽行除毁。俄民之居此者,应悉带其物用,尽数迁入俄境。两国猎户人等,不论因何事故,不得擅越已定边界。若有一、二下贱之人,或因捕猎,或因盗窃,擅自越界者,立即械系,遣送各该国境内官吏,审知案情,当即依法处罚。若十数人越境相聚,或持械捕猎,或杀人劫略,并须报闻两国皇帝,依罪处以死刑。既不以少数人民犯禁而备战,更不以是而至流血。
三、此约订定以前所有一切事情,永作罢论。自两国永好已定之日起,嗣后有逃亡者,各不收纳,并应械系遣还。
四、现在俄民之在中国或华民之在俄国者,悉听如旧。
五、自和约已定之日起,凡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俱得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
六、和好已定,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起。
两国钦使各将缮定约文签押盖章,并各存正副二本。
此约将以华、俄、拉丁诸文刊之于石,而置于两国边界,以作永久界碑。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
注:此为拉丁文之汉译本,《尼布楚条约》的正式文本是拉丁文本,在会议上经过宣读核对,由双方代表签字、盖章,互换文本,具有充分的法律效力。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想一想,按条约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哪个国家的领土?
[学生回答]中国。
[教师引导]该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大家再想一想,为什么说《尼布楚条约》是个平等的条约呢?大家可以先讨论,再回答。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它是双方通过平等谈判,中国主动作了让步才签订的,如原属中国的尼布楚等一些地方让给俄国;谈判的地点是在当时沙俄占领的尼布楚城,根本不存在中国的武力威胁;条约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两国政府的主张,并符合双方利益。
(该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或者直接由教师讲解)
[教师引导]最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清朝前期在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上,作了哪些努力?”
[学生回答]①清初郑成功虽反对清朝,但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②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③清朝取得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遏制了沙俄在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④中俄两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东段的边界。
[教师小结]清初的版图,基本上奠定了今天我国的疆域。进一步加强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密切联系,使中华民族形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维护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清王朝对我国历史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布置作业]
一、选择题
1.186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
A.广东省 B.福建省 C.云南省 D.浙江省
答案:B
2.组织雅克萨反击战的清朝皇帝是
A.顺治帝 B.乾隆帝
C.康熙帝 D.雍正帝
答案:C
3.1624年,入侵我国台湾地区的殖民国家是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日本
答案:B
4.中俄《尼布楚条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
B.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部边界问题
C.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北部边界问题
D.中俄双方同意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西部边界问题
答案:B
5.下列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是
①郑成功包围赤嵌城 ②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③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④③② 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 D.③①④②
答案:D
二、问答题
如何理解雅克萨之战是正义战争,《尼布楚条约》是平等条约?
参考答案:(1)它是双方通过平等谈判,中国主动作了让步才签订的,如原属中国的尼布楚等一些地方让给俄国;(2)谈判的地点是在当时沙俄占领的尼布楚城,根本不存在中国的武力威胁;(3)条约内容基本上反映了两国政府的主张,并符合双方利益。
板书设计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活动与探究
1.故事会:搜集有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在班级小组里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搜集、整理与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关的故事。如,介绍相关资料、书目,指导学生根据资料自编小故事。节选电视剧《英雄郑成功》有关片断进行描述亦可。
故事会应由学生自己主持。会前,教师要帮助学生组成“小评委”,对学生的讲述试做点评。
2.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军派来一个新头目,叫托尔布津。沙皇颁发给托尔布津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沙皇发这枚城徽表示了什么意图?女孩:“表明沙俄要以雅克萨为据点继续扩大侵略。”男孩:“表明雅克萨城已是沙俄的了。”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
参考观点:他们俩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又不全面。如果将两人的说法合在一起,就全面了。沙皇在其侵略军盘踞雅克萨后,向新派来的侵略军头目颁发城徽,其本意固然认为雅克萨城已经属于俄国所有。但是,沙皇并不满足于占领雅克萨城,而是想以此为据点,使用武力继续侵占中国更多的领土。颁发这枚城徽,就是希望沙俄侵略军,像图案上的飞鹰一样,使用弓和箭也就是武力,飞向更远的地方,占领中国更多的土地。
相关推荐:
-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示例
- ›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 ›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示例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示例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示例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示例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示例